[美股] 美銀首席策略師:美股正迫近技術性"賣出信號" 但...
投資策略師Michael Hartnett在26日的最新研報中表示,美股正在迫近技術性"賣出信號",但政策環境的潛在變化可能在下半年催生股市泡沫。
據追風交易台消息,美銀多項技術指標顯示,全球資金流向交易規則已逼近"貪婪"臨界點。過去4周流入全球股票和高收益債券的資金占資產管理規模的比例達到0.99%,接近1.0%的警戒線。同時,全球廣度規則顯示73%的MSCI全球國家股指交易價格高於均線,如果標普500指數在7月突破6300點,很可能觸發賣出信號。
盡管技術指標發出謹慎信號,但政策環境為下半年提供支撐。全球央行今年已累計降息64次,美聯儲可能加入降息行列以應對經濟增長放緩。特朗普預計秋季初提名新美聯儲主席,歷史數據顯示此類提名通常推動美元下跌。

Hartnett建議投資者堅持"BIG"策略——債券、國際股票和黃金,並認為黃金仍是對沖美元走弱的最佳選擇。策略師指出,雖然交易規則接近賣出信號,但如果政策從關稅轉向減稅降息,下半年泡沫風險較高。
美股技術指標接近賣出臨界點,市場參與度創歷史新低
美銀的多項技術指標顯示美股正接近關鍵閾值。
全球廣度規則中,當前73%的MSCI全球國家股指交易價格高於50日和200日均線,臨界點為88%。如果標普500指數7月突破6300點,很可能觸發"賣出信號"。
全球資金流向交易規則同樣發出謹慎信號。過去4周流入全球股票和高收益債券的資金占資產管理規模比例恰好為0.99%,逼近1.0%的"貪婪"臨界點。
美銀多空指標從5.5上升至5.8,為去年11月以來最高水平。該指標主要受全球股指廣度強勁、風險資產流入增加推動,但對沖基金正增加標普500的保護性頭寸。
盡管標普500指數創下新高,正處於1990年以來第7次重大突破邊緣,但參與突破的股票數量卻是歷史最少。
目前僅有22只標普500成分股處於歷史高位,遠低於此前幾次突破:1991年為51只,1998年為66只,2007年為82只,2013年為97只。

這種狹窄的領漲格局表明市場上漲主要由少數股票推動。
美銀私人客戶投資組合中,"Mag7"股票占普通股和ETF資產管理規模的14.8%,顯示對大型科技股的高度集中。
政策環境提供下半年支撐
盡管面臨技術指標的賣出信號,但政策環境的潛在改善為下半年提供了支撐。全球央行今年已累計降息64次,2025年有望成為自2009年以來全球降息幅度最大的一年。美聯儲可能加入降息行列,以應對上半年美國經濟增長放緩。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美銀首席據追風交易台消息,美銀多項技術指標顯示,全球資金流向交易規則已逼近"貪婪"臨界點。過去4周流入全球股票和高收益債券的資金占資產管理規模的比例達到0.99%,接近1.0%的警戒線。同時,全球廣度規則顯示73%的MSCI全球國家股指交易價格高於均線,如果標普500指數在7月突破6300點,很可能觸發賣出信號。
盡管技術指標發出謹慎信號,但政策環境為下半年提供支撐。全球央行今年已累計降息64次,美聯儲可能加入降息行列以應對經濟增長放緩。特朗普預計秋季初提名新美聯儲主席,歷史數據顯示此類提名通常推動美元下跌。
Hartnett建議投資者堅持"BIG"策略——債券、國際股票和黃金,並認為黃金仍是對沖美元走弱的最佳選擇。策略師指出,雖然交易規則接近賣出信號,但如果政策從關稅轉向減稅降息,下半年泡沫風險較高。
美股技術指標接近賣出臨界點,市場參與度創歷史新低
美銀的多項技術指標顯示美股正接近關鍵閾值。
全球廣度規則中,當前73%的MSCI全球國家股指交易價格高於50日和200日均線,臨界點為88%。如果標普500指數7月突破6300點,很可能觸發"賣出信號"。
全球資金流向交易規則同樣發出謹慎信號。過去4周流入全球股票和高收益債券的資金占資產管理規模比例恰好為0.99%,逼近1.0%的"貪婪"臨界點。
美銀多空指標從5.5上升至5.8,為去年11月以來最高水平。該指標主要受全球股指廣度強勁、風險資產流入增加推動,但對沖基金正增加標普500的保護性頭寸。
盡管標普500指數創下新高,正處於1990年以來第7次重大突破邊緣,但參與突破的股票數量卻是歷史最少。
目前僅有22只標普500成分股處於歷史高位,遠低於此前幾次突破:1991年為51只,1998年為66只,2007年為82只,2013年為97只。
這種狹窄的領漲格局表明市場上漲主要由少數股票推動。
美銀私人客戶投資組合中,"Mag7"股票占普通股和ETF資產管理規模的14.8%,顯示對大型科技股的高度集中。
政策環境提供下半年支撐
盡管面臨技術指標的賣出信號,但政策環境的潛在改善為下半年提供了支撐。全球央行今年已累計降息64次,2025年有望成為自2009年以來全球降息幅度最大的一年。美聯儲可能加入降息行列,以應對上半年美國經濟增長放緩。


分享: |
注: | 在此頁中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