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 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电影《罗马》:日常与奇观的悖论 | 温哥华财税中心


[电影] 电影《罗马》:日常与奇观的悖论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在今年年初的奥斯卡颁奖礼上,

  《罗马》以十项提名领跑颁奖季,

  最终揽下最佳导演、最佳摄影和最佳外语片三个重要奖项。


  精致的黑白影像、

  出色的长镜头调度、

  层次丰富的声轨设计

  还原了导演阿方索?卡隆的童年生活,

  讲述了他的私人回忆。


  在电影语言的进化史上,长镜头和音效很早便成为电影人探索的重要内容。电影史上的长镜头大师并不鲜见,电影音效虽然在电影美学的讨论中相对被忽视,但在实践中也一直在发展和突破。

  

  电影《罗马》海报


  《罗马》再次让我们见证长镜头的魅力和音效灵动的表现力,但同时它们所描写的日常活动和打造的奇观场面又包含一种隐蔽的矛盾性:私人回忆的属性使影片呈现大量松散的日常细节,而商业制作的经历似乎又给卡隆带来难以摆脱的创作惯性——向观众展示奇观。这种创作惯性阻碍了影片在展现日常时进行更深入的发掘,最终制约了艺术探索的深度。

  

  电影《罗马》剧照

  《罗马》所聚焦的主角克莉欧是一个白人中产阶级家庭的佣人,影片通过她微观的个人经历勾连出七十年代初墨西哥动荡的社会背景,让家与国的命运牵连在一起。在剧作设计上,影片多处提及当时的社会矛盾:主人家孩子目睹的军人枪杀平民,新年前夜克莉欧听说的农村土地兼并问题,广播里和路边随处可见的总统换届宣传,以及最核心的社会事件“圣体节大屠杀”。这些共同构成了影片故事的时代语境。但卡隆没有让主角直接卷入关于社会矛盾的宏大叙事当中,而是试图在微观个体与宏观社会之间保持适当的疏离。此种尝试几近成功,但最终因为进行奇观展示的冲动和过于明显的设计感而被消解。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中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当前评论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