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規則] 白酒抽檢40%不合格甜蜜素成潛規則
“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古往今來,白酒在社交場合中長期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你愛喝的白酒,有沒有“科技與狠活”?
2023年3月,《消費者報道》整理了國家及省級市場監督管理局於2019年1月至2023年2月公布的關於白酒的質量抽檢情況。
結果顯示,各地監管部門抽檢共發現不合格白酒316批次,不合格原因主要是酒精度,其次為甜蜜素,再為總酸。
品牌方面,標稱由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軍工釀酒廠、余姚市名邦酒業有限公司生產的白酒上榜次數較多。
白酒香型:中國白酒派系的分水嶺
俗話說“酒香不怕巷子深”,真正的好酒,盡管身處“深巷”,人們也會聞香而至。然而,學過化學的朋友都知道,純淨的酒精是沒有“香味”的。白酒的“香”,源於何物?
實際上,白酒之所以具有獨特的香氣和味道,是因為白酒裡面除了98%的酒精和水,還有2%的醛、酸、酯、醇等物質。正是這些香味化合物的種類和數量不同,才決定了一瓶白酒能否成為“茅台”。
中國白酒文化博大精深,單單是主流的白酒香型,就有12種。
其中濃香、清香、醬香、米香為4大基礎香型,其他的8大香型是借鑒其生產工藝,並在此基礎上有所創新,最終獨立成型衍生出來的,包括兼香、藥香、鳳香、豉香、特香、馥郁香、老白幹香、芝麻香。

其中醬香型白酒因有一種類似豆類發酵時的醬香味而故名,其典型代表是產於貴州省茅台鎮的茅台酒,可以說知名度已蓋過醬酒本身。而素有“白酒第二,濃香第一”之稱的五糧液,排名白酒第二,似乎也是一件沒有爭議的事情。
當然,還有一些地域性的小眾香型,例如豉香型代表石灣玉冰燒,其獨家秘訣之一在於釀酒中最特殊的工序,把蒸出的米酒倒入大甕中,浸入肥豬肉。不少人聽說是豬肉釀出的酒被勸退,但玉冰燒在廣東地區卻風靡不已。
317批次白酒不合格
《消費者報道》記者統計了近幾年監管部門對白酒的抽檢情況,結果顯示,共抽檢發現不合格白酒316批次,2021年發現不合格白酒批次數最多,占比40%。

從原因看,白酒不合格項目主要涉及酒精度、甜蜜素、總酸、總酯等,其中酒精度和甜蜜素是不合格的最主要原因,兩者占比79%。


分享: |
注: | 在此頁中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