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新聞] 前往中國 外資給私人銀行家定紅線
中國經濟下滑,除了房地產長期低迷,今年以來,股市暴跌,人民幣在過去12個月中下跌約6%。在中美地緣政治緊張的情況下,全球銀行的謹慎程度有所提升,中國在岸交易敏感性日益增強,據報道指出,私人銀行家被特別叮囑,前往中國時避免談論“人民幣”。
根據《彭博》報道指出,有知情人士透露,花旗集團要求為中國客戶服務的私人銀行家,在前往中國時不要討論人民幣或避險貨幣風險,凸顯了在岸交易日益敏感。
花旗集團在中國並未設立私人銀行業務,主要透過香港或新加坡離岸財富中心為他們的富裕客戶提供服務,前往中國的客戶經理通常無法討論投資或招攬業務,但可以與客戶見面建立關系。
報道指出,知情人士表示,花旗銀行去年12月更新與離岸業務相關的規則,其中有指引明確警告客戶經理不要招攬與人民幣相關的投資想法。對此,花旗銀行發言人拒絕評論。
此外,美國三大信貸評級機構之一的穆迪(Moody 's Investors Service)將中國主權債券評級展望下調至負面,突顯出全球對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債務水准的擔憂加劇。
報道表示,在中美之間的地緣政治緊張之下,全球銀行的謹慎程度有所提升,在中國持負面看法或消極觀點,可能引起中國國內的強烈反對。如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 Group Inc.)去年一份看空中國銀行業的研究報告,受到一家大型銀行及中國官方媒體的批評。
此外,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 Co.)2022年將中國互聯網公司描述為“不可投資”,導致其失去一家中國科技公司股票發行承銷商的角色。

中國在岸交易敏感性日益增強,據報道指出,私人銀行家被特別叮囑,前往中國時避免談論“人民幣”。 圖:翻攝自 “X” ( 前推特 )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根據《彭博》報道指出,有知情人士透露,花旗集團要求為中國客戶服務的私人銀行家,在前往中國時不要討論人民幣或避險貨幣風險,凸顯了在岸交易日益敏感。
花旗集團在中國並未設立私人銀行業務,主要透過香港或新加坡離岸財富中心為他們的富裕客戶提供服務,前往中國的客戶經理通常無法討論投資或招攬業務,但可以與客戶見面建立關系。
報道指出,知情人士表示,花旗銀行去年12月更新與離岸業務相關的規則,其中有指引明確警告客戶經理不要招攬與人民幣相關的投資想法。對此,花旗銀行發言人拒絕評論。
此外,美國三大信貸評級機構之一的穆迪(Moody 's Investors Service)將中國主權債券評級展望下調至負面,突顯出全球對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債務水准的擔憂加劇。
報道表示,在中美之間的地緣政治緊張之下,全球銀行的謹慎程度有所提升,在中國持負面看法或消極觀點,可能引起中國國內的強烈反對。如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 Group Inc.)去年一份看空中國銀行業的研究報告,受到一家大型銀行及中國官方媒體的批評。
此外,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 Co.)2022年將中國互聯網公司描述為“不可投資”,導致其失去一家中國科技公司股票發行承銷商的角色。

中國在岸交易敏感性日益增強,據報道指出,私人銀行家被特別叮囑,前往中國時避免談論“人民幣”。 圖:翻攝自 “X” ( 前推特 )


分享: |
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