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山余响】郑丽琼和香港电台《The Pulse》女记者事件反映些甚么?
移民生活北美论坛 -> 美丽的菲沙河谷

#1: 作者: YEZiyezi时间: 2020-4-01 19:58

【狮山余响】郑丽琼和香港电台《The Pulse》女记者事件反映些甚么?

第一节谈香港的事,是郑丽琼和香港电台英文台节目《The Pulse》女记者的事。谈当中有意思的观察。让大家更明白香港。
郑丽琼事件先简述新闻报导的基本说法。郑丽琼在2019年底当选为区议员。被认为是纵暴派,本身是民主党党员,当选中西区区议会主席。3月26日凌晨,郑丽琼在葵涌公屋寓所被捕,落案後获准保释。罪名是涉嫌「作出具煽动意图的作为」,在社交媒体上非法发布一名警员及其家人的个人资料。
在香港,郑丽琼被落案有反对派声援很正常,已是指定动作。此次有人权组织声援,最初我也没为意,因为香港有各种名目的人权组织,声援不奇怪。香港现在几乎天天都在吵吵闹闹,事件多到你没兴趣深究。加上郑丽琼已被捕落案,自感不必跟进。至3月28日,外交部驻港公署在官方网页连发唡篇公布,才令我留意是甚么一回事。
以下直入正题。首先,拘捕郑丽琼用的是涉嫌违反《刑事罪行条例》第9条及第10条的「作出具煽动意图作为」罪,是回归以来首次引用。法律上的争议一定少不了,一切要庭审後才知胜负。此次律政司郑若骅放行,似乎是应该点讚的,因为起码她用法律行动去保障警察。可是,值得注意者,是香港已形成对郑若骅放不放行都会骂、做得对也没人点讚的地步。这样的情况不算很健康。至於声援郑丽琼的「人权观察」,更加需要知道是甚么一回事。第一,「人权观察」(Human Rights Watch),不是一直在香港活跃、但没多大实力的「香港人权监察」(Hong Kong Human RightsMonitor),香港人权监察的创会会员包括莫乃光,总干事是罗沃启。如果是他们去声援,跟由香港本地反对派声授没分别,是同一个圈子。而人权观察,是总部设在美国纽约的国际NGO,对事件发言的是该组织「中国部主任」索菲·理查森(Sophie Richardson)。弄清楚这一点,便明白为何外交部驻港公署会现身回应事件。
此外,对郑丽琼事件,我不知道大家在知道她转发警员私隐及煽动仇恨之外,还有没有留意其他情节。例如,她转发私隠此行为,背後托著的是个甚么故事。
以下是郑丽琼案件涉及的背景。2019年9月,在暴力抗议活动内,印尼媒体《香港印尼之声》记者英达(Veby Mega Indah)在湾仔採访,期间被击中眼部,致一眼失明。英达向怀疑开枪执法的警员提出民事诉讼,寻求赔偿。但当时警员是蒙面执法,亦未配挂警员编号。英达2019年12月要求法院批准获取相关警员的信息,警方不提供。在此岔开一笔,我是支持严正执法的,也明白当时一般所谓记者是怎么个採访法。在暴动中正常执法的情况下,警方不提供讯息是对警员应有的保护。做法比违法佔中时好多了。如果英达是要取得资料,可以走程序,甚至走法律程序。总之有正常方法。可是,反对力量心急了,没用正常途径索取资料。
郑丽琼介入件事,是因为民事诉讼有期限,快到期了。3月24日为赶时间,反对力量在网上贴出一名被怀疑是涉事执法警员的个人信息。郑丽琼转贴,包括警员在公共场所执勤时的照片及姓名,以及警员编号;人权观察没说清,其实是连警员住址、电话等都披露,祸及警员家人。郑丽琼转贴时还加上「请自首!以眼还眼!」这类煽动仇恨和暴力的字眼。而香港法院在2019年10月已发出不得起底警员的禁制令和《私隐条例》。
谈到这里,大概会更加明白为何外交部会发公布,因为事件背景原来涉及外国记者身份和另一个国家印尼。总部设在美国纽约的人权观察在香港的中国部,看準了事件有炒作空间。明白了上述一切,也明白为何人权观察会出手支持香港区议员郑丽琼。
而在民事诉讼有限期,以及郑丽琼可以说是为公义想帮印尼记者之类的情节烘托下,按香港司法系统的惯例,郑丽琼的官司是有得打的。当中有同情分、新闻自由等元素可以大做文章。
而外交部驻港公署的唡份简短公布,以表态为主。《「人权观察」不要一条道走到黑》一篇,且节录如下:「针对『人权观察』组织妄言特区警方依法……採取行动是『政治迫害』……外交部驻港公署发言人表示,香港是法治社会,任何人没有逾越法律之上的特权……。『人权观察』打著人权的幌子,公然包庇涉嫌起底个人隐私、煽动暴力与仇恨的违法犯罪行为,这是对人权的亵渎,对法治的践踏,对特区司法独立的粗暴干涉,我们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和犟烈谴责。」之後一段,是肯定香港警察面对暴力已很克制,不存在过度使用武力。 
而另一篇《收回干预香港法治和司法独立的黑手》,有以下句子:「针对美政客和有关机构对……涉嫌违法案说三道四,外交部驻港公署发言人表示,美方有关言论无视法治、颠倒黑白,隻字不提相关人员涉嫌起底个人隐私、煽动暴力与仇恨的违法事实,…..粗暴干涉香港法治和司法独立,我们对此表示犟烈不满和坚决反对。」之後一段,直接批评美国有关政客伪善和双重标準。
很明显,英达及郑丽琼案都会走司法程序,外交部的公布是表态。
读者朋友且尝试理解以下这样的一个局面(我慢慢说)──如果郑若骅不放行案件,会被「非反对派」和撑警人士猛力批评,骂她不作为。而放行案件,在涉及印尼、记者採访之下,外部力量有众多元素可以介入。至於60岁的郑丽琼未必会输官司之馀,案件肯定要审一段长时间,输了也可以不断上诉,过程中不影响议席。郑丽琼只会在反对力量那边得到更大、更多认受性。说白一点,就是身上带点刀疤伤,可能更有威望。
聽完以上的解说,是否感受到,在香港不算大的一件事,原来可以有这样的複杂性。香港是国际政治角力的地方,我就认为是一本很不容易读懂的书!不知道你是否同意?而政府处理任何事,都有香港特殊的複杂性。
以上是走进来的外部力量,3月28日,发生一件由香港走出去、想引入外力的一件事。大家都知道这则新闻,我从简。大致是香港电台英文台节目《The Pulse》女记者对世卫组织助理总干事布鲁斯·艾沃德(Bruce Aylward)进行视频採访,记者问的是台湾在世卫的成员资格,艾沃德用他的方法打发了那名记者,不中她的圈套。我在之前的节目已曾介绍加拿大人艾沃德,他去完中国考察後被中国的做法感动,又怎会配合记者的指挥棍起舞呢?有人会认为艾沃德打了港台女记者的面。同意,可是,与此同时,那女记者也从此不再是nobody。上述,就是今日香港的实况。
直接进入节目总结:为何会出现上述是非不分的情况呢?因为香港是一个开放的国际势市,本来就存在国际政治角力,有他的複杂性;而现在,社会内部,又加上水平往下走的困扰。注意,是不分颜色,整个社会各层次都很虚浮,很混饭吃,弄虚作假也没人识破。别说司法系统了,就是民间,也竖不起一把尺。没有了不成文的社会规範,没有了social norm。
依我的观察,香港总体未离开反智,社会形成不了规範郄网络发达,是香港的死穴;令香港进入泥浆战式的不可管治狀态。而各种複杂、不知名的力量,外来的、内部的,就在其中搞局。香港,离春天好远。




移民生活北美论坛 -> 美丽的菲沙河谷


output generated using printer-friendly topic mod, 所有的时间均为 美国太平洋时间

1页,共1

Powered by phpBB 2.0.8
Content received from: 加西网 (温哥华门户), http://vancouverr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