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者: lestudioup, 時間: 2010-12-22 00:26
“因為設計最需要天馬行空的想像,而想像最不能受束縛,尤其是專制和強權。想像一不可以規範,二不能夠統一, 三沒有標溛g鳶福謀仨毴菰S叛逆和 Say No. 貝聿銘的玻璃金字塔,即使在民主自由的法國,奥柈年代覒K鷚粓鏊囆g品味的風暴。總統米特朗除了是政治家,還是藝術鑑賞人,一意孤行,認定玻璃金字塔與巴 洛克的十七世紀法國建築 Fusion 並無矛盾,只有和諧,經過時間的洗煉,今日再無人說半個不字。
奧運和亞運爭得幾個金牌銀牌,又有何用?重物質和務實的社會,似蝴z茈y明白其中的底蘊。設計關乎生活的美學,而美這個字,在中國生烩傂最為抽象虛無。「民 以食為天」、「溫飽權视H畬蟮娜藱唷梗酥猓磺卸際巧莩蕖V袊腦O計和議會民主一槞熏一切尚未气c劍衷踅萄S子孫在二十一世紀能自豪得起來?”
以上文字來自香港雜志CUP網站《有生計 無設計?》編者文章。這本雜志的第100期,我有幸今天在溫哥華中央圖書館看到,覺得是一本很有意思的雜志。我引用了雜志開首文章的最後兩段,其中最後的幾句話,正是精粹所在。其實我內心認為自己想做的,有人生意義的事情是什麼?就是想把西方的設計文化以一種平行的角度介紹到國內去。
我內心其實無底,第一,對於自己的見識,閱歷,表達能力的未知;第二,對於受方,更加心中無數。
CUP雜志本期還有一篇文章《世界設計競技堢Y系鬧腥章洳睢罰硎雋四殼爸泄腿氈駒諫杓粕系牟罹唷J前。飧鑫侍庠1993年初我第一次看日本建築雜志A+U的時候就有感覺,為什麼日本的建築界可以出這麼多人才:丹下健三,安藤忠雄,黑川紀章......難道是我們中國人“天生”缺乏設計能力嗎?我從不這樣認為,也明確不認為是傳統文化使然。某些制度模式,是可以完全的扼殺我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的。這是問題的基本所在。歷史已然,小民可以做什麼?小民可以這樣嘛-”巴爾扎克想念毛主席“。不能放棄,至少作為一個可以用中文思考,以中國文化為本的我要堅持自己的信念-就是有一批同樣是用中文思考,以中國文化為本的設計師或者普通人,無論他們是在大陸,香港,台灣,還是其它國家,他們是能認同的,就如我認同了這個CUP雜志的這些文章一樣。
結論,繼續自己的研究,繼續自己的探討。讀書,行走,拍照,會談,寫作。
#2: 作者: 法_語, 時間: 2010-12-22 00:42
設計和民主的關系,不錯的題目。
#3: 作者: 板牙, 時間: 2010-12-22 01:16
校友你好有范啊。
#4: 作者: ladybug, 時間: 2010-12-22 01:26
喜歡最後那句。
在平凡的日子裡尋覓不平凡的詩意,呵呵。
output generated using printer-friendly topic mod, 所有的時間均為 美國太平洋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