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Economic Research Service的調查數據顯示,2021年1月到8月,美國豬肉的價格相比去年同期上升了5.4%,預計2021年的價格漲幅大約在6-7%左右。主要原因是因為去年的新冠疫情下,許多屠宰廠,肉類加工廠被迫關閉了一段時間,數百萬頭豬被安樂死而不是被制作成食物,導致2021年業內冷凍肉的儲備不足。專家預測豬肉漲幅會在2022年趨於正常。但豬肉在美國並非大家主要食用的肉類(次於雞肉和牛肉),而人們的實際生活雖然受到通脹影響,但因為疫情期間政府派發了不少福利,所以實際情況並不像中國媒體報道中那樣慘烈。
在德州的格裡戈曾在服務業工作,他最近也常常受到在中國的親戚詢問,美國雇傭童工是不是真的。他聽到詢問的時候一頭霧水,反復求證之後才得知對方是看了抖音上所謂在國外居住,經過國外生活習慣的博主的小視頻。美國使用童工的帖子也在豆瓣等論壇出現,帖子中將童工和剝削與虐待掛鉤。而事實是,美國正經歷著一場"大辭職潮"("The Great Resignation"):新冠打亂了許多人的生活,也讓許多原本專注事業的人開始重新安排自己的人生。九月中旬的調查顯示,有約46%的全職工作者正在考慮換工作或者正在找工作。美國勞工局的數據顯示,今年7月,有四百萬美國人辭職,同時,在7月底,美國有1900萬工作崗位的空缺,創下了歷史記錄。因為工資較低,服務業的職位空缺比其他行業更多,這也導致許多餐廳和連鎖快餐店都在招14歲到18歲之間的年輕人來補缺。也有不少年輕人願意通過暑假或者課余時間的打工來賺取零花錢。格裡戈和不少朋友在高中時也做過除草、送外賣、餐廳服務生等工作,攢下錢來約會、旅游、買電子游戲機。他不得不向親戚解釋,所謂的"童工"並不是非法剝削和壓榨,而是在勞工法的規定下,讓年輕人從事一些並不危險的工作。而勞工法中對於青少年能工作的時長,能從事的工作都有嚴格的規定,例如在餐廳工作時,十四歲到十五歲的人就無法從事要接觸到明火的烹飪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