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於中共吹噓的所謂第五代隱身戰斗機殲20,殲35的身世一直撲朔迷離,名稱也變來變去。
馬克表示,實際上殲35的數據一直不是很清晰, 2014年它在珠海航展上亮相的時候不叫殲35,叫FC-31,當時定位並不很清晰,之後六七年當中幾乎銷聲匿跡了。
“後來被網友無意中拍到以後,大家就發現,殲35外形進行了大幅修改,和原來有了很大的不同,包括尾翼和前機身越來越像F35。2021年的時候,大家發現在武漢有一個水泥做的航母模型,用來測試艦載機,當時在航母模型上面就發現了這個FC-31。”
盡管FC-31跟F-35有明顯的外部相似性,軍事專家奧斯本認為,沒有任何決定性的跡象或證據表明該FC-31能夠與 F-35 匹敵。圖為沈陽飛機工業集團制造的FC-31,在2014年珠海航展上首次亮相。( wc/ wikimedia.org)舒孝煌說,殲35之前叫殲31,後來中共軍隊似乎有正式回應說,他們唯一采用的下一代戰機是殲20,等於是否認了殲31,也確認殲31沒有繼續發展下去。殲20是成都飛機公司生產的,殲31是沈陽飛機公司,兩者之間可能有一些競爭。
“可是後來在珠海航展裡面出現了衍生型FC-31,大概兩年前又出現了殲35原型機,而且也在進行陸地測試,殲35的構型看起來也適合作為艦載機使用,現在的殲15衍生自俄羅斯蘇33,對於遼寧艦來說,稍微大了一些。”
舒孝煌表示,之前遼寧艦進港進行整修,據說要從訓練艦規格大幅提升到作戰艦的規格,然後艦上出現一架殲35模型,可能是要做甲板測試、訓練。
“殲35如果它在遼寧艦上出現了,多少表示它也可以在遼寧艦上起降,遼寧艦是采用滑跳甲板,可是滑跳甲板的起飛性能會受到很大的限制,它完全要用飛機自己的動力從滑跳板位置起飛,除了船艦本身要以全速航行增加甲板風之外,它也必須是迎風,這樣可能就不能掛太多的彈藥,或者要減少油料,當然會影響到飛機作戰性能。”
舒孝煌說,用彈射器可以把飛機輔助加速到能夠起飛的速度,這樣飛機就可以裝載比較多的油料和彈藥起飛,用它最大重量來起飛。
[b]隱形能力被質疑[/b]
殲35的正面最小雷達反射截面積為0.01平方米,這個數據也被懷疑。
蘇紫雲認為,這個數據是否如宣傳那樣,還有待於評估,如果真的如它說的那樣雷達反射截面積0.01平方公尺,那麼雷達看起來跟小鳥的尺寸一樣。
“假如數據是真的,但跟F35還是差了一段距離,美國科學家協會所公布的資料估算出,美國F35雷達截面機大概是0.005。如果比喻的話,殲35它的雷達反射面積相當於鳥類, F35就相當於昆蟲,還是比不上F35。”
馬克表示,冷戰之後美國就一直進行隱形飛機的研發,經過了相當長的時期,從F117、 F22到F35,相當於經過了三代,才有目前的成果。中共的殲35與殲20是同一時代、同一批次、同一水平的產物,只是由兩個不同的飛機公司研發的,而且中共的戰斗機和俄羅斯一樣,強調飛行的機動性,並不看重隱形能力。
馬克指出,第五代戰斗機最主要的特點是隱形,可以發動突然襲擊,不像第四代或者第三代戰斗機以機動性能為主。這說明中共和俄羅斯實際上對於隱形部分並沒有底,所以強調所謂的機動性能,而並不是最重要的隱形性能,所以這方面的數據,實際上有很大的水分。
圖為F-35B。 (AFP)舒孝煌對媒體表示,殲35具有一定的隱性能力,可要跟F35甚至F22相比會有很大的距離。
“因為它的發動機一些隱形相關的設計,沒有美國人那麼考究。它把發動機尾管伸在飛機最後端的位置,表示它的紅外線可能會比較明顯。美系F35或F22,都設法把發動機隱藏在機體內側,讓垂直尾翼能夠遮住它,紅外線追蹤導彈等會比較不容易發現引擎所發出的熱訊號。”
[b]發動機軟肋[/b]
飛機發動機一直是中共航空業的一個短板,軍用飛機發動機被爆推力不足、壽命短,這也是中共當局中國制造2025以及技術偷竊的一個重要目標。這次曝光數據顯示,殲35發動機是兩台黃山型發動機(“渦扇-19”),采用全向矢量噴管技術。
陸媒透露,殲35是中共新型航母搭載的主力戰機,首次搭載渦扇19型發動機。但專家懷疑渦扇-19是否研發成功,是否已經用在殲35上。
舒孝煌表示,殲35的特色是采用雙發動機,從照片上看,發動機可能還是使用俄羅斯制的R33,也就是米格29的發動機。
“什麼時候可能會采用所謂的渦扇19還不知道,以中國大陸發展發動機的過去經驗來看,接手渦扇時都很長的時間,才達到像殲16上面服役的標准。所以渦扇19發動機能不能夠正式成為殲35的動力來源,可能也還需要時間的考驗。”
中共的一個軟肋,那就是飛機發動機的研制技術。(JUSTIN TALLIS/AFP/Getty Images)蘇紫雲表示,殲35發動機說是采用渦扇19或者是渦扇-33,但它為什麼它要采用兩具發動機,而不是像F35只用一具發動機,它並不是像F22或殲20那樣的大型戰機,只是一個中小型戰機。
他分析說,原因就很清楚了,第一個推力可能不足,所以它采用兩具;第二個就是它認為國產發動機還有一些潛在的隱患,所以采用兩具發動機,確保其中一具失效的時候,另外一具還可以維持基本的飛行能力。
蘇紫雲指出,另外一個弱點是它發動機在材料方面比較不足,畢竟美國跟西方的發動機噴射引擎已經發展超過80年,中共真正推出渦扇式系列還不到20年,這中間的差距還挺大的。
“所以說要想短時間之內像土法煉鋼超英趕美,在科學上是不靠譜。”他說。
[b]航電軟肋[/b]
蘇紫雲認為,殲35的航電系統可能還是不成熟,美軍戰機的航電系統有實戰經驗,因為美國武器裝備的設計跟研發融入了戰場的實戰經驗,中共這部分就比較貧弱了,宣稱的數據大概是宣傳效果比較多一些。
“F35采用非常多先進的晶片,殲35目前缺乏了先進的晶片,所以也就更加難相信它所宣稱的電子彈能力可能差了更遠了。” 蘇紫雲說。
2024年1月31日,美國和日本在菲律賓海舉行為期三天的海上演習,從“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上可以看到噴氣式戰斗機和艦艇。(RICHARD A. BROOKS/AFP via Getty Images)舒孝煌表示,殲35有很多的挑戰,除了飛機能夠在艦上起飛降落、機體結構各方面設計都要達到一定水准之外,航電系統是一個更大的挑戰。
他說,尤其是第五代戰機,除了本身的作戰能力,比如能夠進行空對空、空對地、空對海,能夠搭載各種武器整合射控系統之外,第五代戰機必須能夠跟指揮管制艦上所搭載的預警機組成網路作戰。
舒孝煌指出,美國的F35可以跟像E2D在空中預警機連成一個網路化作戰型態,簡稱叫NIFC-CA。中國大陸這一方面有沒有這樣的能力呢?目前還不知道。能不能夠達到所謂的第五代戰機的水准?殲20外界都在懷疑,更何況是還在初次提升階段的殲35。
舒孝煌說,美國海軍和空軍都開始在推動他們的第六代戰機的研發計劃,反過來對中共空軍和海軍會造成新的挑戰,而中共第五代艦載機都還沒有服役。
蘇紫雲表示,就如同剛才分析的,它遭到外界質疑,是因為它是後進的軍事科技國家,但是一下子超英趕美,當然在客觀說服力上面就會有問題了。
“美中軍機的差距應該至少在一個世代以上,一個世代就是差將近15年。”他說。
[/qu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