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情報] 溫西地產暴富紀實,但不是個例神話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溫西一棟80多年歷史的破爛屋在今年2月掛牌240萬加元後,立刻成為全世界各大媒體的新聞頭條。 有媒體扒出,該房產是原業主布萊恩在1983年以14.1萬加元購買,購買時已經是破爛不堪,直到2016年初賣出,像天降大餡餅一般暴富。卻很少有人知道業主布萊背後以及這套“豪宅”的暴富故事。



配圖為布萊恩先生和他的240萬加元豪宅


布萊恩(Mr. Bryant)和他妻子是1974年在UBC大學找到一份年薪1.2萬加元(大約稅後每月800元)工作後,從美國加州遷移到溫哥華的。 他說,那是只能在地圖上才能找到溫哥華

夫妻倆先在UBC附近租了一間地下室居住,在那裡他們有了第一個孩子。到了1977年,他們從父母那裡借錢以3萬加元在福溪購買了第一套1000平方尺的公寓。 1980年,他們以5萬加元賣掉福溪公寓,同時以6.9萬加元在Blenheim/11大道購買了一處獨立屋

到了1983年,夫妻倆的收入已經漲到年薪4.5萬加元,他們把那獨立屋以12萬加元賣掉,同時以14.1萬購得現在這套舉世著名的破爛屋。根據土地產權記錄,該物業上任業主於1975年以5.4萬購得。

那個獨立屋很小,只有2個臥室,布萊恩夫婦的2個孩子只能擠在一間臥室裡並睡著上下床。但是布萊恩夫婦非常喜歡那個社區,街對面的鄰居就是當時的溫哥華市議員-金貝爾(Gordon Campbell), 後來成了溫哥華市長和BC省長。

布萊恩在2002年做了癌症手術,2006年心臓病發作,雖然都活過來了,但已經沒有力氣料理獨立屋,他任由後院的野草叢生。




配圖為豪宅內浴室

這套獨立屋掛牌後很快以248萬加元售出,比要價還高出8.2萬。雖然要價和賣價都有8字,但買家和倒手炒家都不是華人

該物業最終成交日在5月,甚至比合同成交日晚了3周,而且不是同一人。有媒體扒出土地產權證上最終買家是名叫Gurinder and Urvashi Arora的商人, 而在之前的銷售合同上,買家是Paul Minhas of Vic地產開發公司的Minhas先生,也是一名地產經紀。


布萊恩夫婦知道該地產經紀把房子轉手,但對於售價還是非常滿意。在33年的時間裡,該物業為夫妻倆共掙得230多萬加元,稅前增值1660%。即使排除通脹,以2016年等值31.5萬加元計算,紙面增值仍然達到210萬加元,增值687%。

布萊恩夫婦去年9月已經臨時搬到UBC校園附近一座700平方尺的1臥室單位中.他們來自於美國的鄉村,終身節儉,直到現在,布萊恩太太還開著1991年的豐田花冠(Corolla),布萊恩先生的皮卡去年壞掉後,就一直乘坐99路公共汽車,有需要時租車。



配圖為240萬豪宅客廳

溫哥華公寓大王瑞尼(Bob Rennie)日前在都市發展機構(UDI)發布業內數據稱,大溫地區價值1997億加元的無貸款房地產由55歲以上的“千禧代“擁有,而其中600億加元由75歲以上老人擁有。而布萊恩夫婦只是千禧代暴富的典型案例之一。

本文由加西網綜合報道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已經有 33 人參與評論了, 我也來說幾句吧
注:
  • 地產及投資版面的文章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請謹慎!
  • 加西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或許可,嚴禁轉載或摘錄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當前評論

    當前評論
    評論11 下雨天撐把傘 2016-06-05 09:08
    本那比經略 寫道:
    建完新房後肯定以高於400萬的價格掛出來。。。icon_rolleyes.gif


    這次猜的挺靠譜

    PG的新房走已經踩入400萬的門檻了
    評論10 本那比經略 2016-06-04 22:30
    建完新房後肯定以高於400萬的價格掛出來。。。icon_rolleyes.gif
    評論9 cindyfs 2016-06-04 22:24
    下雨天撐把傘 寫道:
    這套房子本來可以賣得更高,但是自從它上報紙以後,聽到很多建商說根本就不去考慮這個房子了。就怕媒體以後追蹤報道,大家都希望低調賺錢,不想上報紙頭條

    當時那邊的正常市場價是260萬,因為媒體報道屋主少賣了至少12萬


    還是你看得透徹

    大地小房,而且區域也不差,builder的菜

    不過人怕出名
    評論8 icecream 2016-06-04 22:20
    下雨天撐把傘 寫道:
    這套房子本來可以賣得更高,但是自從它上報紙以後,聽到很多建商說根本就不去考慮這個房子了。就怕媒體以後追蹤報道,大家都希望低調賺錢,不想上報紙頭條

    當時那邊的正常市場價是260萬,因為媒體報道屋主少賣了至少12萬


    多個10萬8萬對他來說,沒有什麼差別
    評論7 三文魚 2016-06-04 22:05
    古井貢 寫道:
    不知道他賣房賺的一大筆錢如何報稅


    唯一自住房不交稅
    評論6 古井貢 2016-06-04 21:54
    不知道他賣房賺的一大筆錢如何報稅
    評論5 虹貓 2016-06-04 21:39
    beibeibear 寫道:
    終身節儉,現在還在做公交,那賺了多少對他也沒有啥意義的


    有些人比較低調
    評論4 下雨天撐把傘 2016-06-04 19:18
    這套房子本來可以賣得更高,但是自從它上報紙以後,聽到很多建商說根本就不去考慮這個房子了。就怕媒體以後追蹤報道,大家都希望低調賺錢,不想上報紙頭條 當時那邊的正常市場價是260萬,因為媒體報道屋主少賣了至少12萬
    評論3 游客 [膻.教.魏.二] 2016-06-04 19:06
    將多年自住的房賣了那不叫炒,一年搬一次的才是炒claim自住還不交增值稅
    評論2 游客 [入.老.孝.知] 2016-06-04 13:44
    炒房的是西人,接盤的是華人。發了橫財的西人還指責掏了腰包的華人抬高了樓市
    評論1 beibeibear 2016-06-04 09:52
    終身節儉,現在還在做公交,那賺了多少對他也沒有啥意義的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Copyright © 加西網,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