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資訊] BC又出新法 這些地狂建高樓開綠燈
天車站和公共汽車站)周邊建房開綠燈,允許增加高層塔樓住宅房屋,增加住宅密度。
這是 BC 省政府再次越過市級政府職權的又一重大舉措,旨在提升住房能力、增加住房供應。

今年早些時候,省政府首次表示將出台政策促進公交導向型發展,但具體細節直到昨天才發布。
根據這項新法規,對於大溫地區的所有天車站周邊建房高度有了更高的樓層限定:
建築高度是這些交通樞紐附近可建造的新住宅數量的一個決定因素,但另一個主要因素是允許容積率 (FAR) 密度,即計算總建築面積與建築面積、土地之間的關系。
對於距離天車站 200 米或更短的距離,最小 FAR 為場地大小的 5.0。對於 201 米至 400 米,最小 FAR 為 4.0。對於 401 米至 800 米,最小 FAR 為 3.0。
對於公共汽車換乘車站附近,省府也有了更高的樓層限定:
此外,大維多利亞和基洛納地區以及其他司法管轄區的各市政府,也將被允許在公交樞紐 400 米范圍內實施類似的以交通為導向的發展政策,但與大溫地區的規定相比,最低容積率密度要求略低。
省政府預計,新立法生效的第一年內,將在 BC 省約 30 個城市指定圍繞交通樞紐的約 100 個交通導向型開發區。根據該立法,各級市政府必須在 2024 年 6 月 30 日之前改變這些領域的政策。省政府將向各市提供指導手冊,以建立一致的標准。

此外,省府的致密化要求將適用於住宅或混合用途住宅用地。但例如:商業、農業和工業用地的分區,以及原住民保留地以及包括列治文在內的機場的聯邦和安全考慮,將不適用。
各市政府可以自行決定批准更高的密度和建築高度,但必須符合省政府規定的最低標准。
本拿比、高貴林、新西敏和素裡等城市已經在許多輕軌車站附近建造了至少 20 層高的塔樓,但溫哥華和穆迪港的情況略不同。
(加西網綜合)BC 省最近針對解決住房危機問題頻頻出招,昨天省府再次出台新的立法,將給公共交通車站(包括這是 BC 省政府再次越過市級政府職權的又一重大舉措,旨在提升住房能力、增加住房供應。

今年早些時候,省政府首次表示將出台政策促進公交導向型發展,但具體細節直到昨天才發布。
根據這項新法規,對於大溫地區的所有天車站周邊建房高度有了更高的樓層限定:
建築高度是這些交通樞紐附近可建造的新住宅數量的一個決定因素,但另一個主要因素是允許容積率 (FAR) 密度,即計算總建築面積與建築面積、土地之間的關系。
對於距離天車站 200 米或更短的距離,最小 FAR 為場地大小的 5.0。對於 201 米至 400 米,最小 FAR 為 4.0。對於 401 米至 800 米,最小 FAR 為 3.0。
對於公共汽車換乘車站附近,省府也有了更高的樓層限定:
- 距離公交車站 200 米以內的站點,允許住宅高度最高 12 層,最小密度不得超過 4.0 FAR;
- 距離公交車站 201 米至 400 米的站點,住宅高度限定 8 層,最小密度不得超過 3.0 FAR。
此外,大維多利亞和基洛納地區以及其他司法管轄區的各市政府,也將被允許在公交樞紐 400 米范圍內實施類似的以交通為導向的發展政策,但與大溫地區的規定相比,最低容積率密度要求略低。
省政府預計,新立法生效的第一年內,將在 BC 省約 30 個城市指定圍繞交通樞紐的約 100 個交通導向型開發區。根據該立法,各級市政府必須在 2024 年 6 月 30 日之前改變這些領域的政策。省政府將向各市提供指導手冊,以建立一致的標准。

此外,省府的致密化要求將適用於住宅或混合用途住宅用地。但例如:商業、農業和工業用地的分區,以及原住民保留地以及包括列治文在內的機場的聯邦和安全考慮,將不適用。
各市政府可以自行決定批准更高的密度和建築高度,但必須符合省政府規定的最低標准。
本拿比、高貴林、新西敏和素裡等城市已經在許多輕軌車站附近建造了至少 20 層高的塔樓,但溫哥華和穆迪港的情況略不同。
這也是發布會上被質疑的第一個點。例如在素裡的 King George 天車站周圍建設住宅高度限定 8 層,被視為是一個錯誤。


分享: |
注: | 在此頁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