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歐洲議會極端勢力席次增 親華影響力擴大?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歐洲議會選舉初步結果出爐,大致延續原來的黨團結構,由中間派取得最多席次。然而,極右、極左陣營的席次明顯增長,沖擊德國法國政壇的傳統勢力,也引發部分人士擔憂這可能讓歐洲議會出現更多“習近平的朋友”。


為期4日的歐洲議會選舉周日(6月9日)投票結束,投票率大約51%。初步結果顯示,席次最多的政黨仍然是立場中間偏右的歐洲人民黨團(EPP),其次是中間偏左的社會黨與民主黨進步聯盟(S&D)。

根據歐洲議會官網在10日凌晨2點半左右發布的數據,在720席之中,歐洲人民黨團、社民進步聯盟分別取得184席和139席。此結果有利於現任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爭取連任;她表示:“今天對歐洲人民黨團來說是好日子……朋友們,我們贏得了歐洲議會選舉。”


其余主要政黨包含自居中間派、支持歐洲主義的復興歐洲黨團(Renew Europe),目前已取得80席;傾右、疑歐派的歐洲保守及改革黨團(ECR)拿下73席。

極右翼民粹主義的認同與民主黨團(ID)獲得58席;主張綠色政治的綠黨/歐洲自由聯盟(Greens/EFA)得到52席;左翼聯盟黨團(The Left)則取得36席。不隸屬於任何黨團的席次98席,其中包含德國極右翼的選項黨(AfD)。

選舉結果引發德法政壇震蕩。德國總理肖爾茨(Olaf Scholz)所屬的社民黨遭遇史上最大的挫敗;盡管選項黨的議員克拉(Maximilian Krah)因其華裔助理涉嫌替中國從事間諜活動一案而遭到批評,該黨的得票率卻還是高於社民黨。

面對極右派,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率領的中間陣營也節節敗退,促使他宣布解散法國國民議會、提前在6月底至7月初舉行國會改選。

極端勢力大有斬獲


整體看來,中間派、自由派以及社會主義的政黨雖保住了席次優勢,但歐洲政壇傳統的中間派勢力遭遇重挫,綠黨席次明顯縮減,極右勢力的席次卻大有進展,而這可能影響歐盟中國的態度。

DW客座評論員張俊華8日的文章認為,雖然歐洲極右派與極左派的意識形態有差異,“但在一些具體問題上,都傾向於中國。雙方一般都回避明確提及中國,但其中的論點和建議與中國的利益一致”。

張俊華以德國為例指出,選項黨議員克拉在中國間諜丑聞之前,“經常扮演一個中國代言人的角色”,例如對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立場,還有在中國對俄烏戰爭的態度方面。


位於匈牙利的分析機構“政治資本研究所”(Political Capital Institute)專家克雷科(Péter Krekó)等人6日在歐洲新聞台(Euronews)刊出社論,題為〈我們將在新一屆歐洲議會看到更多普京習近平的朋友〉。文章主張,中國俄羅斯等專制獨裁政權將在歐洲取得更多“破口”,進一步影響歐洲的決策。

該文認為,復興歐洲黨團對專制政權的批評最多,其次是歐洲人民黨團、綠黨、社民黨團等,而歐洲保守及改革黨團較少批評專制政權。不過,對專制政權批評最少的,是極右的認同與民主黨團,還有極左的左翼黨團;前者對中國的批評還多於對俄羅斯,後者則對中國和俄國都很少批評。

歐洲議會“向右轉”

國際媒體關注歐洲議會走向“右傾”的趨勢,對歐盟未來推行政策可能的影響。路透社分析,歐洲議會若是“向右轉”,可能導致涉及歐洲安全、氣候變遷,以及中國美國產業競爭等議題的新法案更難以過關;不過,對歐盟持懷疑態度的民族主義政黨究竟會發揮多少影響力,也要看它們彼此之間能否克服分歧、攜手合作。

美聯社指出,歐盟過去數十年的歷史中,強硬右派大致在政治上處於邊緣,如今卻在歐洲議會選舉大有斬獲,對歐盟未來的移民、安全與氣候政策將有更多話語權。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29 秒 and 6 DB Queries in 0.002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