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譚震林為何怒罵鄧小平"無恥之尤"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1989年11月,85歲高齡的鄧小平接見第二野戰軍戰史編寫者時,回憶淮海戰役說:“淮海戰役成立了總前委,由五個人組成,其中三個人為常委,我當書記。毛主席對我說:‘我把指揮交給你。’這是毛主席親口交代給我的。淮海戰役的部署決策是我根據中央軍委的指示主持決定的。”


這時候,總前委“五個人”中的四個——陳毅、譚震林、粟裕、劉伯承以及當時的最高統帥毛澤東早已先後作古。於是,鄧小平的說法被收入《鄧小平文選》第三卷,成為官方正史的定論。

諸多熟諳軍史的研究者與在世的知情人十分驚訝,表示不好理解。也有人認為,人到垂暮之年,記憶衰退,回憶時出現差池情有可原。


其實,這個說法並非回憶者心血來潮,而是數十年一以貫之的觀點。

早在20世紀50年代後期,隨著中共中央八大召開,鄧小平林彪先後進入中共中央常委,前者似乎便不滿足於政委亦即“文官”的出身,以“我真正的專業是打仗”自許,有與軍中公認的名將、長期擔任野戰軍軍事主官——司令員的林彪比肩之念(粟裕因官銜低,地位淺,自然不在考慮之內),言行便時有表露。

林彪是平津戰役貨真價實、經得起檢驗的總前委書記,統率東北野戰軍和華北軍區野戰軍作戰,是名副其實指揮過兩大野戰軍打仗的統帥。鄧小平也是淮海戰役的總前委書記,盡管戰役打響好幾天,還沒有總前委這一機構,全局的戰役籌劃、指揮更不見經傳,他擔任政委的中原野戰軍也僅在華野的支援下,參加了第二階段的戰役,但他名義上曾是中原野戰軍與華東野戰軍的中共最高領導人,的確堪與林彪比肩。

這個看名不看實的說法,居於高位時尚無人敢詬病,最多只有腹誹;一旦冰山倒塌,不服者自然挺身而出。

1967年3月19日,鄧小平被打倒,許多人便公開站出來,指出其說法的不實。楊成武即是其中的一個。


他在全軍軍以上幹部會上點名道姓地說:“鄧小平認為自已有兩大功勞,一是他認為淮海戰役有了不起的功勞。這個問題要戳穿,誰都知道,淮海戰役從頭到尾,整個的都是毛主席親自指揮的。在前線工作的有劉伯承同志等許多人,有廣大群眾的努力,怎麼能說是他一個人的功勞呢?他自認為‘你從東北打到海南島,我從南京打到成都’,‘你有遼沈戰役,我有淮海戰役’,自以為了不起,他把大家的功勞都歸到他的帳上。他在《毛澤東選集》裡面,特別注了一條,他是淮海戰役總前委的書記。這就是說,他是第一個,其他的人都不算帳。”

這是當著全軍高級將領說的,其中不少是當年淮海戰役的參與者,譬如粟裕等人,楊成武如非把柄在手,自然不會如此理直氣壯地加以責難。

同時,楊成武能獲悉鄧小平“我有淮海戰役”的說法,可見鄧小平說話的場合不止一個;楊成武也並非中原野戰軍或華東野戰軍的將領,能如此酣暢淋漓責難,也可見淮海戰役指揮體系的實情,軍中高級將領知者不少。


由此,可以斷定鄧小平並非晚年才認為“淮海戰役是我指揮的”,這個念頭在其腦海中由來已久,揮之不去而已。

1977年,鄧小平復出。“槍杆子裡面出政權”,隨著加強軍隊領導權,與當時“乳臭未幹”的最高統帥以及眾多深受毛澤東影響的軍頭較量、震懾的需要,“我有淮海”的說法再次登台。歷史教科書與《毛澤東選集》的注釋,“總前委書記”重新成為強調的重點。

這雖然是政治,卻違背了歷史的真實,事實上抬高了偏師中原野戰軍,抹殺了主力華東野戰軍的作用,是對數十萬華野將士的不尊重,引起尚健在的華野高級將領的不滿意(後來的電影《淮海戰役》,諸多華野將士不滿又是一例)。

粟裕有個說法:“我覺得這不僅是個人問題,它關系到正確理解毛澤東軍事思想和正確總結華東解放戰爭的歷史。”他說的是華東整個戰史,自然也包括了淮海戰役。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14 秒 and 6 DB Queries in 0.001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