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年輕人住進養老院,做一場"平靜內心"的夢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青年養老院通常服務於年輕人覺察自我、身心療愈的需求。在觀野青年養老院,住客和義工坐在院子裡進行晨間冥想。(南方周末記者 陳荃新 攝)

北京乘坐大巴三個小時,穿過重重山脈,路過一個個施工現場,可以到達河北保定淶水縣的一家青年養老院。工作日的下午,大家正忙著打棗,趕在蠅蟲到來之前將棗子塞進兜裡。


這是一間舉全村之力建設起來的青年養老院,聚集了被裁職員、身心靈從業者、返鄉創業青年、離家出走的富二代,共同的特性是對既定軌道上的工作生活不滿或無望,打算在城市後方建造一個理想國。

從2024年4月起,青年養老院在全國各地野蠻生長起來,遍及雲南、重慶、鄭州、佛山、合肥等地。它們擁有幾乎雷同的配置:幾把露營的折疊椅張羅在院子裡的泳池邊;白色橫幅上印著黑色的“青年養老院”字樣——“養”字一定得是繁體字;英文標語寫著“please lie down”,請躺平。

在河北這間名為“觀野”的青年養老院裡,或許是因“躺平”一詞飽受質疑,橫幅被換成了新的,英文改為了“slow down”(慢下來)。

觀野開業幾個月來,憑借社交網絡上打出的知名度,陸續有人慕名尋來:自媒體博主上傳入住體驗,出版社想合作出書,國內外媒體關注報道——和南方周末記者坐同一輛大巴前來的,還有一位德國媒體的記者。


經營者們很清楚青年養老院面對的非議,強調這只是一種“新型的民宿產品形態”,養老一詞是象征性的,“代表著對內心平靜和寧靜生活方式的追求,超越了年齡的界限”。

8月的一個下午,大巴停在了一棟剛剛翻新過的小平房前,看上去就像普通農家的自住房。兩位工作人員蹦蹦跳跳地上前迎接,沒有自我介紹,沒有當場查驗身份證,也沒有“你來自哪裡?做什麼職業?”的詢問,只是簡單地交換了昵稱後,她們招呼,“走,進屋看看!”




觀野共有十套院子,目前有七套已完成裝修,投入使用。圖為八號院,配有泳池、燒烤架等設施。(受訪者供圖)

“活得自私點”

車在通往村子的臨時土路上劇烈顛簸。整個村毗鄰拒馬河而建,位於野三坡風景名勝區內,村裡的主路曾被打造成一條五百米長的民宿街,但在2023年的河北洪災中遭到損毀。街道兩旁零星開著幾家民宿、農家樂和超市,到處都在施工重建。

觀野是由民宿改建而成的。創始人李冰心是本地村民,2018年回鄉創業,曾在民宿街上開過寫生基地和民宿小院,都在洪災中受損嚴重。他和朋友將民宿重新裝修,轉型成如今的青年養老院,一共6位主理人共同經營。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34...7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572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