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揭秘諾貝爾經濟學獎:經濟繁榮有"密碼"嗎?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潮新聞消息,今年的諾獎,有點“顛覆”常理。

過去,諾獎大多給基礎研究,是屬於學院派的狂歡,今年諾獎更偏愛應用,更追趕潮流。


物理獎頒出了最不像物理的獎,翻遍物理課本都找不到的人工神經網絡;化學獎給了更像生物學的AI解析蛋白質結構;而生理與醫學獎給了相當“小眾”的微小RNA。

面對不按套路出牌的諾獎,今天頒出經濟學獎,頒給了制度和發展經濟學的學者,我們仍有驚喜,但並不意外。

今年的經濟學獎給了三個人:達龍·阿西莫格魯、西蒙·約翰遜和詹姆斯·魯濱遜,以表彰他們對制度如何形成並影響經濟繁榮的研究。

經濟繁榮的“密碼”

諾獎評委會現場連線阿西莫格魯,幸運的是,電話接通了。

其實,在經濟學獎中,阿西莫格魯常年是熱門候選人,有人一上來就問他,你預感到自己要得諾獎嗎?

“諾獎不是一件你可以預期的事,這對我來說,是一個驚喜和莫大的榮譽。” 57歲的阿西莫格魯鄭重地回答。

經濟繁榮有“密碼”嗎?至少在這三位經濟學家眼中,有一連串的影響因子。

歷史上,我們總能發現這樣的“矛盾”:地理位置相近的兩國,收入差異卻很大;有的國家文化相近,為何有的國家富,有的國家窮?


如今,各國的經濟差距仍然很大,並沒有縮減的跡象。地理位置、文化、歷史因素,都會導致了社會繁榮程度的差異,但在這些經濟學家眼中,更重要的是制度。

阿西莫格魯在經濟學諸多領域建樹頗豐,尤其在制度經濟學和發展經濟學方面的研究,是目前經濟學界最具有影響力的學者之一。

在他最著名的一本書《國家為什麼會失敗》(Why Nations Fail)中,通過大量的歷史案例和實證研究,闡述了制度對於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性,提出了“包容性制度”和“汲取性制度”的概念,對國家貧富差距、經濟發展差異等問題給出了新的解釋,在學術界討論頗多。

諾獎評委現場舉了個例子,三位得主研究了人類長期歷史,發現了財富的倒轉(reverse)現象。


在大航海和殖民時代來臨之後,原本相對更富裕的國家,比如墨西哥、秘魯,被迫實行了汲取性制度,大量百姓財富被當權者掠奪,導致經濟走向貧窮;相反的是,殖民後建立了包容性制度國家,從原先的貧窮很快走向了富裕,比如北美。

這樣的實證性研究,已經產生了社會影響。正如阿西莫格魯說,制度更加包容的國家,更容易走向富裕、產生技術創新,相對保守的制度很難鼓勵和包容創新,這在許多國家都得到了證實。

北大教授:他給環境“標好了價格”

開獎的第一時間,潮新聞記者連線了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曹和平進行解讀。

曹和平對阿西莫格魯的印象是“文章寫得好,但是講話講得不太清晰,講課的體驗不太好”。

“阿西莫格魯用了一系列比較巧妙的方法,在環境、資源和制度經濟學方面研究是最有創新性的。他今年得諾貝爾獎,我覺得是他最大的貢獻之一。”曹和平說。

以前,人們很難給環境去“標定價格”。比如說,假定北京大學有3平方公裡,和300米以上到500米的空間,那北京大學的環境值多少錢?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15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