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救市政策難奏效 中國民間不滿四起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中國經濟不振 學者:救市政策難奏效民間不滿四起


多名學者分析,中國長期仰賴銀行承擔國企經營不善的後果,債券、貸款壞帳增加,即使中國央行日前推出政策,但為時已晚,效果恐不彰。同時,中國民間對於經濟不振所帶來的失業、社會不平等現況不滿,恐將導向民族主義狂熱。

國策研究院與陸委會14日舉辦“習近平主政下中國大陸的政治、經濟與社會發展態勢”研討會,邀請多名學者、專家與會討論中國經濟問題。


美國現代中國研究中心董事長程曉農指出,中國未來的最大危險在於其體制化的金融機構,中國政府控制每間銀行,這套機制雖協助中國在1996年成功擺脫因國企經營不善衍生的經濟困境,但中國對銀行系統的全面控制,使得中國人民銀行(央行)不得不為大型國企提供資金,使得銀行體系的風險增加。

更有學者認為,中國經濟如今更難擺脫陰霾在於對內刺激經濟政策發行時機太晚,再加上經濟發展長年聚焦在制造業,甚少提到刺激消費支出,對外又得面對美中貿易戰、技術脫鉤問題,中國經濟面臨嚴峻挑戰。


台新金控首席經濟學家暨永續長李鎮宇表示,中國經濟危機必須回溯至改革開放期間,鄧小平時期的第6個五年計劃,文件僅有一頁討論如何刺激消費支出,其餘一百多頁聚焦促進工業、科技發展,而習近平任內還是致力打造半導體行業,也甚少著墨消費支出。

韓國國家安保戰略研究院院長韓碩熙提到,中國央行刺激政策措施發行時機太晚,難以有效處理危機,且中國現在面臨環境退化、社會不平等加劇等問題,再加上美國中國貿易制裁,美國還要求外國公司轉讓技術以換取市場准入,對中國“技術脫鉤”問題,更是讓中國經濟面臨巨大挑戰。


中國經濟持續不振,有學者觀察到中國民間對經濟的不滿增長,抗議活動增加,但也要注意年輕一代展現的社會動蕩,可能會被扭轉為對民族主義的狂熱。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陳志柔表示,中國經濟下滑導致失業和社會不平等,民間對經濟的不滿日益增長,社會動蕩增加。陳志柔的研究團隊過去1年從中國抖音平台收集3萬6000個抗議活動影片,這些抗議主要反映經濟訴求、房地產糾紛、勞工權利等社會問題。

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左正東則從另個角度觀察到,中國年輕一代的社會動蕩反映出兩個層面,年輕人不滿可能會造成政治不穩定,但中國可能且確實能把這股不滿導向對民族主義的狂熱;且經濟下滑的同時,年輕人更渴望找到體制內的穩定工作,可能會更遵從政府體制。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32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