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美國政府提醒民眾 更多龐式騙局將曝光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隨著資金緊張的投資者希望在困難時期收回他們的現金,在馬多夫(Madoff)欺詐案之後,美國聯邦和個州有關部門又公布了更多的金融騙局。


  僅在這個月,就出現了至少7起涉嫌數百萬美元的欺詐案,其中不少據稱都屬於龐氏騙局,即以很高的回報承諾吸引投資者,但實際上是用新受害者的資金償還舊受害者。

  在馬多夫案曝光前,有關金融欺詐的舉報就開始增加。對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近期民事訴訟的研究顯示,被該機構稱為龐式騙局的案件數量不斷增加。證交會並未進行正式統計,但去年至少接到23起龐氏騙局案投訴,超過了2007年的15起。2009年已經公布了四起。這個統計不包括州一級的訴訟,這一級的證券欺詐案指控通常會進行常規追查。證交會拒絕安排人員談論龐式騙局案件。


  專家說,現在越來越多的騙局浮出水面,原因之一在於經濟衰退。困難時期促使很多人希望拿回投資資金,結果才發現自己的錢已經不見了。在蕭條中新的投資也陷入了枯竭,這讓欺詐者資金難以得到補充並支付必要付款以繼續保持騙局。

  調查人員說,此前的經濟繁榮可能讓許多投資者很容易受到龐式騙局及其它投資欺詐方式的誘惑。這是因為合法但卻隱秘的對沖基金和其它投資機構公布它們多年都獲得良好投資收益,讓驚人的回報看起來不無可能。


  佛羅裡達州私人調查員布蘭斯卡姆(Bill E. Brans*****)曾調查了幾十起龐式騙局。他說,當出現嚴重的經濟問題時,一直不過問他們的資金去向的人們有時就會需要這筆錢。在需要錢又發現錢不見了時,原本沒有引起注意的龐式騙局才付出了水面。


  從規模上講,美國證交會紀錄的所有其它龐式騙局與持續幾十年的馬多夫案相比都相形失色。根據證交會的記錄,去年紀錄在案的第二大案件主要將目標鎖定在正統猶太教徒上,共造成約2.55億美元損失。證交會的記錄顯示,不包括馬多夫案,過去13個月中發生的此類案件共給輕信大意的投資者帶來了超過11億美元的損失。

  根據證交會的報告,在它收集到的案例中,許多受害者認為他們的衍生投資,如對沖基金、證券私募或海外票據會帶來高額回報。

  北卡羅來納州龐式騙局及傳銷騙局研究專家菲茨帕特裡克(Robert L. FitzPatrick)說,龐式騙局的制造者總是需要偽裝,這通常包括對盈利模式非常模糊的描述。他指出,監管松懈的合法對沖基金通常也缺乏透明度。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16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4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