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被拐20多年后,不识字的她写了一本书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三年前,出版品牌乐府文化(现已并入广东人民出版社)的创始人涂涂收到了一份书稿。这些文字,和他以往看过的都不一样,作者是一个不识字的苗族女性——阿包。

几乎长达一年的时间里,在带外孙女、干家务活、照顾丈夫的空隙,阿包终于坐下来,对着手机讲述过去的故事,每一段最多60秒,她再把语音转换成文字,然后仔细誊抄在纸上。


故事始于黔东南深山里。1968年,雷山县固鲁村,一个普通苗族家庭里,一个小女孩出生了。11月,贵州漫山遍野里生长着一种长满刺的植物,于是父亲给她起名阿包,意思是长刺的草。这似乎隐喻了她日后的半生。



路边的长刺的草,叫作金樱子。(图/吕思音提供)

在书稿的开头,她写道:


“我不知道该怎么来述说自己的人生,很多年里,我一直都在怀疑,我是不是一个因为投错胎才来到人间的什么动物?我的前世难道是猪?是牛?是马?还是别的什么牲口?我因为走错来到了人间,却依旧没有改变一生是牲口一样的命运?”

经过口述转写,这些连她自己都不能全看懂的文字直白却有力,带着强有力的对命运的控诉。幼年丧母后,阿包被迫退学,20世纪80年代,16岁的她从深山出发,外出当保姆、当保洁,在底层摸爬滚打,可遭逢的厄运接二连三。阿包被拐卖过、被诈骗过,在那个社会急剧变化的时代中,她就像那棵长刺的草,在遭遇风吹雨打甚至被拔掉后还能重新扎根。

2024年12月,在辗转几年后,《阿包》终于由乐府文化出版。




便笺本上的写作

阿包的丈夫潘年英是第一个打捞那些故事的人。

2021年的一天,很晚了,潘年英从卧室走到书房,看到阿包坐在书桌前,正在埋头滴滴答地用圆珠笔在便笺本上写字。阿包没有读过书、不认识字,怎么还会写东西?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34...8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13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2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