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逼死文天祥:宋朝热血青年的奇葩表演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来聊一段真实的历史,关于文天祥之死。

我的主业是读金庸,在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里,绝世高人张三丰就说,文天祥的死是他生平莫大遗憾:


“文天祥慷慨就义之时,张三丰年岁尚轻,对这位英雄丞相极是钦仰,后来常叹其时武功未成,否则必当舍命去救他出难。”

被敌人围攻时,张三丰还曾长吟过文天祥的两句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按照正常逻辑,文天祥被捕,南宋人应该都像张三丰一样,该想方设法舍命相救的。

但真实的历史恰恰相反,当时一些南宋人反而是拼命想文天祥去死。

以下内容主要都来自新书《历史的照妖镜》。



南宋景炎三年(1278年)十二月,正在广东五坡岭匆忙吃饭的文天祥被一路奔袭的元兵追上了。

文天祥当即取出随身携带的毒药——二两冰片,服下后急喝凉水,只求速死,结果是“昏眩久之”,未能速死。

就这样,自杀未果的文天祥被如狼似虎的元兵抓住,于次年四月送往北京

被俘之后,吊诡的一幕发生了,心疼文天祥的人固然有,但想要逼死文天祥的宋人也一样多。

其中很具代表性的是一位热血青年——王炎午。

王炎午,字鼎翁,是南宋的太学生。严格来说,文天祥对他有提携之恩。当初文天祥应诏起兵勤王,王炎午还曾来军中投奔。


当时,王炎午一方面赞颂文天祥的抗元义举,另一方面建议文天祥倾尽家产,供给军饷,广招兵马。文天祥欣然答应,还赞扬道:“军中得一小范矣”,把他比作范仲淹,将其留于幕府,授以职位。



可没多久,这位“小范”就撂挑子不干了,理由是“身在太学,父没未葬,母病危殆”,得回家养亲。

文天祥表示理解这样的苦衷,“怜而从之”,答应了王炎午的请求。

王炎午这一去就是三年。在此期间,不管文天祥如何艰辛转战,他都毫无动静。直到文天祥于五坡岭被俘的消息传来,热血青年王炎午终于满血上线了。


是想设法救回文天祥吗?答案恰恰相反,王炎午听说文天祥还没死,非常惊讶遗憾,“嗟惜之”,并质问文天祥:文丞相,你怎么还苟活着,怎么还不死啊?



站在道德高地,王炎午洋洋洒洒地写了一篇名叫《生祭文丞相文》的小作文。

这个题目就让人发毛。所谓生祭,就是文天祥还活着的时候,就为他提前发表祭文。

文中,王炎午为了“以速丞相之死”,前前后后、方方面面、360度无死角地论证:文丞相你干嘛还活着?你早该死了!

这些清奇的角度包括:

科举及第,诗文不朽,可死;

孝顺父母,没有遗憾,可死;

入相出将,事业做得很大,可死;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17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2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