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两会: 党媒刊发习旧文 两会前最后的博弈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近日,中共党刊发表了党魁习近平的一篇文章,题为“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值得注意的是,这篇文章实为习近平去年在中共三中全会召开前的一次讲话。文章声称要全面从严治党,并在结尾部分特别强调,中共中央政治局成员必须“带好头、当表率”。


时政分析人士认为,习近平此时发表该文,释放出中共内部斗争进一步加剧的信号,这是三中全会习近平军权被削后,在舆论宣传领域的一次强力反扑。另有分析认为,这显然是在释放某种信号——习近平在暗示党内存在严重分裂,并可能采取进一步行动。这或许预示着,在今年中共两会和四中全会召开前,习近平或将有惊人的动作,目标可能直指政治局委员,甚至政治局常委。

2月16日,中共党刊《求是》杂志刊登了习近平的文章。文章称,自中共十八大以来,党内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并强调反腐“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且不断出现新的情况和问题。文章声称要“从严治党”,并在结尾特别强调,中央政治局委员“要带好头、当表率”。


时政评论人士唐靖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所谓的“从严治党”,本质上是在党内展开新一轮的“整风”运动。他表示,这篇文章原是习近平在去年三中全会召开前夕的一次讲话,而此时重新发表,时机颇为敏感。

唐靖远表示,该文原本是习近平为巩固其“定于一尊”地位而进行的舆论铺垫,与三中全会召开当天刊发的、但随后被下架的长文《改革家习近平》相互呼应,其核心目的均在于强化习近平的“一尊”地位。如今,中共党媒集体刊登习近平的旧文,唐靖远认为,这一举动带有明确的政治信号——习近平可能藉即将召开的中共全国“两会”和四中全会,发起新一轮舆论攻势,以推动他在三中全会上未能实现的政治目标。

党媒为何此时发表习的旧文?

唐靖远认为,中共党媒此时刊发习近平旧文,释放出党内斗争加剧的信号。他表示,种种迹象显示,自去年三中全会以来,习近平的权力已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与此同时,中共军方媒体等媒体频频强调回归“民主集中制”,这一表述与习近平长期强调的“集中统一领导”存在根本性的路线分歧。习近平正试图在今年中共两会和四中全会前进行舆论攻势,以此展开最后的博弈。




中共党媒此时刊发习近平旧文,释放出党内斗争加剧的信号。图为2024年3月11日中共人大会议闭幕。(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旅美时政分析人士陈破空对记者表示,习近平在去年三中全会前夕发表这篇讲话,当时中共政局尚未发生明显变化。而三中全会期间,外界曾盛传习近平在会场中风倒地。

陈破空表示,在三中全会召开前,习近平依然大权独揽、军权在握,当时他摆出的姿态是要在三中全会上进行他自己的人事部署,其中一个关键动作是要将他的亲信——前吉林省委书记景俊海调回北京。景俊海曾在陕西主导扩建习仲勋陵墓,深得习近平信任。然而,由于习近平中风倒地,原本有望高升的景俊海不仅未能入京,反而被安排至全国人大任闲职。因此,陈破空认为,去年的三中全会是习近平权力格局的一个重要分水岭。

陈破空认为,中共党媒此时刊发习近平的旧文,释放出多个信号。首先,习近平在向外界暗示党内存在严重分裂。其次,他可能要在政治局内部采取行动,他或是在四中全会前进行部署,或是在会上对某个政治局委员,甚至政治局常委发起整肃。此外,他还释放出一个更为强硬的信息——他绝不允许出现接班人,任何觊觎接班之人都将被清除。

近期,中共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因缺席多场重要会议,引发外界诸多猜测。陈破空认为,丁薛祥正遭到习近平的排挤,原因在于去年三中全会期间,习近平突发中风倒地后,外界一度传出丁薛祥可能接班的消息。而习近平在恢复后对此心生怨恨。因此,中共党媒此次刊发的旧文,很可能就是在针对丁薛祥。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64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1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