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两会: "两会"前瞻:经济稳增长、美中关系与政治安全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中国年度政治大戏——全国“两会”开幕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月28日召开会议,强调扩大内需、稳定楼市与股市,并防范经济与外部风险。分析人士指出,在全球地缘政治和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加剧、美中贸易争端再升级的背景下,中国如何稳住国内经济、应对外部挑战,将成为今年“两会”的核心看点。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强调经济维稳

中国官方的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由习近平主持,主要讨论即将在全国人大开幕式上宣读的《政府工作报告》稿件。会议强调,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必须高质量完成既定目标任务,为即将开启的“十五五”规划奠定基础。


会议重申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包括“扩大内需、稳住楼市股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 “政治安全”摆首位

同日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会上,习近平进一步强调“国家安全”优先,明确指出“扞卫国家政治安全”是平安中国建设的核心任务。他表示,要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并提出“发展是硬道理,安全也是硬道理”的治理思维。

近年来,相较于中国改革开放时期强调“市场”与“发展”,“安全”正成为中国政府政策制定中的关键词。据《日经亚洲》统计,去年“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强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安全”29次,“风险”24次,均高于往年,凸显政府对社会与经济稳定的重视。

分析:面对美中新局 经济与维稳成两会基调

中国全国政协与人大“两会”将分别于3月4日、5日开幕。尽管自去年起,原本备受关注的国务院总理记者会已改为“如无特殊状况,不再举行”,但“两会”仍是国际社会观察中国政治经济动向的窗口。

依据会前中国官方透露的信息,以及多位分析人士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所判断的,今年会议的核心基调或围绕经济稳定与社会稳定发展,特别是在特朗普重返白宫、美中贸易紧张加剧的背景下,北京如何应对外部压力备受关注。

中国经济增速目标或将维持5%


按照惯例,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将在人大开幕式上宣布2025年中国经济增长目标。现居美国的香港恒生大学经济及金融学系兼任副教授吴明德认为,尽管中国经济疲软,但“为了面子”,官方仍可能设定5%的增长目标,或至少维持在4%-5%区间。

吴明德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指出,中国设定增速目标的关键考虑之一,是应对可能再度升级的美中贸易争端,这将直接影响中国出口。

他解释道,美国市场占中国出口的17%-20%,过去四年,中国企业通过转单至东南亚墨西哥来规避关税。但特朗普政府正在向墨西哥施压,堵住这些漏洞,使中国面临更大压力。


吴明德说:“在特朗普上一任签了协议之后,美国中国互收关税 其实就是美国每一天多收1亿美元的关税,一年收多365亿,过去五年就接近收多了1800亿美金关税,变成中共少赚了1800亿的利润。”

两会看点:财政刺激政策加码?

在台北的国防安全研究院中共政军与作战概念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方琮嬿同样认为,在中共高层“稳中求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策略之下,今年经济增速目标仍将维持在5%左右,不会松动。

但她表示,观察家普遍认为,中国去年的经济增速不仅实现得颇为辛苦,甚至可能有所灌水,去年底的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推动货币宽松政策,但效果有限。因此,外界关注今年“两会”是否会推出更多财政刺激政策。

然而,2008年,时任中国总理温家宝推出的“四万亿”大规模财政刺激,留下了长远的负面效应,加上中国现正面临美国的关税压力,方琮嬿认为中国政府应该会选择相对保守的财政政策,以确保财政工具的弹性,不太可能推出更大幅度的扩张策略。

两会看点:如何鼓励私营企业、化解债务风险?

位于台北的政治大学国关中心研究员宋国诚则认为,由于中共面临政治、经济及其自身内部更多不可测的变量,因此今年两会的重要性相对提高,观察重点在于中国政府如何扶植私营企业及化解债务风险。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73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0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