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两会: 两会开幕: 经济挑战、科技竞争与军费增长成焦点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中国年度全国“两会”开幕: 经济挑战、科技竞争与军费增长成焦点 https://t.co/LaWYHmfnOS— 美国之音中文网 (@VOAChinese) March 4, 2025


2025年中国全国政协、人大“两会”分别于3月4日、5日开幕,经济增速放缓、支持民营企业、地方债务化解等议题成为今年“两会”的关注焦点。在全国人大新闻发布会上,全国人大发言人娄勤俭坦言中国经济面临挑战,但仍强调超大规模市场和完整产业体系将助力中国克服困难,并重申政府对民营经济的支持。

然而,分析人士指出,北京当局虽试图借助民企活力扭转经济下行,但“国进民退”趋势未根本改变。此外,人工智能企业DeepSeek的崛起成为今年“两会”的热话题,反映出美中科技竞争加剧,而中国军费持续增长也引发国际关注。


娄勤俭:中国经济“稳外需”难度大,但长期向好

娄勤俭强调,去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有效推动经济,全年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30万亿元人民币,实现5%的增长。

他表示,当前外部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世界经济政治不确定性上升,让中国“稳外需”难度加大,且国内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但同时也强调,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长期向好的趋势不变。

对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去年11月批准6万亿元人民币的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娄勤俭表示,截至去年底,2024年两万亿的置换债券额度已全部发行完毕,大部分地区已完成置换今年的额度,有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民营经济政策松绑?分析:仍是权宜之计

至于尚在审议中的《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娄勤俭强调,“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草案首次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及促进“两个健康”等中共支持民企的重大方针写入法律,就是要保证民企公平参与市场竞争,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提振企业家信心。

值得观察的是,今年“两会”开幕前,中共中央一再强调对于民企的支持。2月17日,中共领导人习近平六年来首次亲自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中国官方的新华社星期日还刊文《我是一贯支持民营企业的——习近平同志关心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纪实》,重新细数他对民营经济的肯定。

在台北的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曾伟峯指出,相比前几年的“国进民退”以及对于互联网、教培等多个行业的打压,上述作为显示中共当局通过刺激民营经济的活力,扭转经济下行的局面。


但他认为,“国进民退”的政策并未改变,现在的放宽只是权宜之计,而非如已故前领导人邓小平时期那样“从左到右”,全面开放。

经济学者:增长目标仍设5%,但内需疲弱

中华经济研究院第一研究所助研究员王国臣则预期,今年的两会还是会将经济增长目标订为5%。

他说,依照今年收官的“十四五”规划,2035年中国经济规模要达到发达国家的中等水平,照此推估2035年以前中国的经济成长率平均要4.6%到4.7%,由于经济一定是逐步缓慢增长,所以前期至少要5%以上的增长才能支撑“十四五”的目标。


王国臣指出,中国去年很大部分的经济增长是依靠出口在支撑,然而关税战带来难以预测的风险,与此同时外来投资和消费却是在衰退的。

王国臣对美国之音表示:“投资其实已经在衰退,而消费衰退的更惨,那你更别说CPI长期低于1%,也就是通货紧缩,所以当然消费困难,我觉得(内需不足)这点是可以预期得到的,可是他们(中国)今年也只能更多的依赖消费。”

他说,从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现在的两会北京当局都强调要扩大消费,可是在外资撤离以及裁员、减薪的大环境之下,要提振消费只会更加困难。

他进一步指出,提振民营经济当然是刺激经济增长的一个解方,可是只要资金仍过多挹注到习近平所重视的“新质生产力”产业,最攸关民营经济的传统产业和服务业就会因为贷款困难、获利有限。换言之,只要北京一天不放弃发展资本密集的“新质生产力”,民营经济就会持续萧条的状态,内需自然不足。

DeepSeek成两会热话题 分析:反映美中科技竞争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性产业,人工智能(AI)在今年“两会”上成为热议话题。

中国人大发言人娄勤俭在回应美国商业电视频道CNBC记者提问时表示,DeepSeek公司取得的重大进展,代表一批中国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崛起,由中青年组成的主创团队,正挑起中国科技事业进步的大梁,值得点赞。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82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2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