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两会: 中共两会经济数据被指政治儿戏 军费引关注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中共全国人大会议今日(5日)开幕,中共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海外专家认为,中共的报告中开列的2025年经济目标数据只是做政治性宣传,与经济现实脱节,而“发债救市”被指风险巨大。此外,中共军费开支连年高于经济增速,被指需要警惕。李强报告的经济目标数据引质疑


中共总理李强在今天的人大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称,2025年主要的预期目标是: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定在5%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涨幅在2%左右。

李强还称,今年赤字率拟按4%左右安排,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赤字规模5.66万亿元(人民币,下同),比上年增加1.6万亿元。


报告还说,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比上年增加3000亿元;拟发行特别国债5000亿元,用于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4万亿元,比上年增加5000亿元,重点用于投资建设、土地收储和收购存量商品房、消化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等。今年新增政府债务总规模合计11.86万亿元,比上年增加2.9万亿元。

尽避官方严控,微博上还是有一些网民对这些目标表示质疑:“2025年财政赤字率拟按4%安排,2024年赤字率是3%,现在有所提高,说明经济复苏有难度。”“车轱辘话一大堆,就是不救经济!”“新增就业1200万,是不是又要看怎么定义‘新增’了?”“继续发钱给银行,然后空转。”“国有大型银行才是亲儿子啊。已经大涨。”

美国经济学者黄大卫对大纪元表示,这类官方数据向来受到质疑,尤其在美中贸易战升级、外资撤离越来越明显、供应链大幅度向海外转移以及国内企业举步维艰的背景下,这5%的GDP增长目标更多是一种政治宣传,与经济现实脱节。

中国问题专家王赫告诉大纪元,中共将2025年GDP增长定为5%,这是一个政治指标,是为了支撑“十四五”规划(2021年至2025年)的目标完成。

他解释说,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按中共所谓的“2035年远景规划”推估,要完成目标,平均年增长率必须至少要在4.6%到4.8%之间。它是一个数据推演过程,和现实的经济状态是完全脱钩的。所以无论中国经济好坏,中共的失业率数据总是大同小异,这在国际上都被视为笑话。

在中共官媒《环球时报》3月5日的一则报道中,财信国际经济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也提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对经济增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经测算,这需要经济增速平均要达到5%左右。”


王赫说,中共每年定的指标非常荒唐。比如CPI,中共今年的目标是要涨2%,但是去年才只有0.2%,它的目标和现实经济运作的反差是非常大的。“它每年开这个两会就成了政治表演。这些数据基本上没有实际意义。”

黄大卫也表示,CPI的低迷反映现在国内需求的疲软,李强说CPI的通胀目标是2%,但目前由于投资市场萎靡不振、房地产市场衰退,大量的中小民营企业倒闭,居民的消费信心不足,这些因素明显不可能推动物价上涨。

就李强提到2025年城镇调查失业率在5.5%左右,黄大卫表示,官方的所谓调查就是取样,可能是去企业调查,被调查的企业基本上都是满员的,所以数据没有说服力。许多失业的年轻人不找工作也不参与调查。黄大卫认为实际失业率可能高达30%以上。


王赫认为,现在两会已经成了一个模式化的东西,一切都是照本宣科、死气沉沉,和现实的经济脱离了,只剩下虚假的表演。预算赤字创纪录 中共“发债救市”被指风险巨大

李强报告提到,今年赤字率拟按4%左右安排,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赤字规模5.66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6万亿元;同时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拟发行特别国债5000亿元。此外,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4万亿元。今年新增政府债务总规模合计11.86万亿元。

财新网指,2025年中国预算赤字率拟按4%安排,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黄大卫表示,中共政府的财政赤字不断扩张是因为经济增长放缓,政府的税收没办法支撑高额的支出,同时由于对外的援助和各种维稳经费,还有各种面子工程、政治工程的铺张浪费,导致政府无法有效缩减支出,只能不断增加赤字和发债弥补缺口。

他指出,中共目前的发债本质上是借旧还新的方式,其实是为了维持目前政府急需开支的项目,并不是用来推动真正的经济增长,真正流到市场的比例非常少。而大量发债最终可能引发越来越大的财政风险,因为中国的隐形债务本身已非常庞大。

“中(共)国政府财政系统已经进入一个发债救市的模式,但发债并没有解决真正的经济问题。我们看到中国经济这种结构性衰退的压力越来越大。”他说。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61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0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