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NASA: 每天都是最後一天 NASA旅行者號現狀曝光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美國宇航局(NASA)的“旅行者1號”(Voyager 1)和“旅行者2號”(Voyager 2)始終是人類智慧的見證。這兩個距離地球最遠的太空探測器自47年前發射升空以來,一直引發關注。NASA於3月5日宣布,正在關閉兩個探測器的一些科學儀器,以節省電力,使其能繼續執行探索星際空間的傳奇般任務。那麼,兩個探測器的壽命到底還有多長呢?


兩個旅行者號在1977年夏季相隔數周發射升空,當時沒有人會想到,它們在結束最初計劃的4年任務期後還能持續為科學家們帶來驚喜,到目前已有逾47年,而且還在向地面傳送星際空間的獨特數據。

NASA關閉科學儀器 以延長旅行者號壽命


隨著旅行者號探測器的老化,工程師們在解決跨越宇宙距離的意外問題方面變得越來越有創意。這些問題包括通訊中斷和其它故障。

根據NASA公布的信息,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JPL)旅行者號任務的工程師於2月25日關閉了“旅行者1號”上的宇宙射線子系統實驗,並將於3月24日關閉“旅行者2號”的低能(low-energy)帶電粒子儀器。每個旅行者號還有三個科學儀器將繼續運行。工程師們的這些措施旨在減少兩個探測器的電力消耗,以便讓他們盡可能長時間進行星際空間的探測任務。

旅行者號依靠鈽衰變熱量產生電力,預計每年都會損失大約4瓦的電力。隨著時間的推移,兩個探測器的供電逐漸減弱。此前工程師們一直采取各種措施,盡可能長地避免關閉上面的科學儀器,因為旅行者號收集的科學數據是獨一無二的。

JPL的旅行者號項目經理蘇珊娜·多德(Suzanne Dodd)說,“自發射以來,旅行者號一直是深空中的搖滾明星,我們希望盡可能長久地保持下去。”

多德還說,兩個太空探測器上的電力已經不多了。如果現在不關閉每個探測器上的一個儀器,那麼它們的電力或只能支持幾個月了,屆時將不得不宣布旅行者號任務的終結。

旅行者號還有多長壽命

根據NASA的介紹,在每個探測器關閉一個儀器後,它們應該有足夠的電力運行大約一年。之後,地面團隊需要在兩個探測器上再關掉一個儀器。


與此同時,旅行者1號將繼續運行其磁力計和等離子體波子系統。該探測器的低能帶電粒子儀器將運行到2025年底,但會在明年被關閉。

在可預見的未來,旅行者2號將繼續運行其磁場和等離子體波儀器。它的宇宙射線子系統計劃於明年關閉。

工程師們相信,在實施這一節能計劃後,這兩個探測器將有足夠的電力繼續運行,其上面的至少一個科學儀器可以運行到2030年代。但工程師們也意識到,旅行者號已經在深空中經歷了47年的風雨,不可預見的挑戰可能會縮短這一期限。




NASA在關閉旅行者號的部分科學儀器。圖為“旅行者1號”(Voyager 1)穿越星際空間(即恒星之間的空間)時的情景(藝術效果圖)。(NASA/JPL-Caltech)

旅行者號的星際探索傳奇

旅行者1號2號分別於1977年下半年發射,攜帶著相同的10套科學儀器。它們分別於2012年和2018年到達星際空間,是唯一在日光層之外運行的航天器。日光層遠遠超出冥王星的軌道。

它們是唯一直接對星際空間進行采樣的探測器,所收集的資訊正在幫助科學家了解日光層類似彗星的形狀,以及它如何保護地球免受星際空間中的高能量粒子和輻射的影響。

旅行者號太空飛行器已經遠遠超出了其最初研究外行星的任務。”NASA華盛頓總部旅行者號科學家帕特裡克·科恩(Patrick Koehn)說,“從那時起,我們收集到的每一點額外數據對太陽物理學來說都是有價值的額外科學,而且這也證明了旅行者號中的模范工程——從近50年前開始一直持續到今天。”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37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0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