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國際刑事法院請回答:內塔尼亞胡能抓麼?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國際刑事法院對菲律賓前總統杜特爾特發布逮捕令一事,引發世界關注。


3月11日,杜特爾特從香港(专题)返回菲律賓,入境後被捕,隨後被帶往位於海牙的國際刑事法院,並於3月14日出庭接受審訊。 據稱,審判可能持續數年時間,如果被定罪,杜特爾特最高將面臨無期徒刑。緊接著,3月16日,菲律賓國家警察局公開表示,已經做好了根據國際刑事法院要求逮捕杜特爾特其它盟友的准備。

盡管菲律賓早已在2018年退出國際刑事法院的《羅馬規約》,此後也沒有重新加入,但國際刑事法院仍“順利”地執行了此次逮捕令,這一系列操作,很難不令人聯想其背後的政治性。


此次“逮捕令”事件,讓人想到此前俄羅斯總統普京也曾被國際刑事法院發布逮捕令。但普京並未在意,2024年還出訪了國際刑事法院的成員國蒙古。隨後,國際刑事法院表示蒙古國有義務逮捕普京烏克蘭外交部也於2024年8月30日敦促蒙古國逮捕普京。蒙古國作為《羅馬規約》締約國,理論上需履行第59條規定的逮捕義務。然而,結果卻是蒙古國拒絕執行國際刑事法院的逮捕令。

兩次“逮捕令”,看似相同的事,卻有不同的結果。是什麼因素導致國際刑事法院在性質類似的事件中遭遇了完全不同的情況?在看似唬人的名稱下,國際刑事法院在國際事務中究竟扮演著什麼角色?

國際刑事法院是什麼?

國際刑事法院(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ICC)成立於1998年7月,其法律基礎是《羅馬規約》。該規約由約120個聯合國成員國簽署,賦予國際刑事法院對犯有種族滅絕罪、危害人類罪和戰爭罪的個人進行起訴的管轄權。目前,共有123個國家承認國際刑事法院的管轄權。

國際刑事法院於2002年7月正式開始運作,初始創立時有60個國家批准《羅馬規約》。其總部設在荷蘭海牙,但該法院不屬於聯合國結構,也與聯合國國際法院無關。法院由18名當選法官組成,其機關總共有800多名雇員,來自100個國家。官方語言有六種:英語、法語、阿拉伯語、漢語、俄語和西班牙語,其中英語和法語是工作語言。

除了審判部門,國際刑事法院還設有上訴部門、預審部門和檢察官辦公室。國際刑事法院檢察官負責領導調查和跟進刑事案件,並在法庭上提出起訴。預審室負責審查起訴書和關於被刑事起訴人員的豁免聲明。審判部門為法官提供支持,並協助管理案件,而審判室則負責審理檢察院提交的案件,並就被告人的罪責作出決定。

根據《羅馬規約》的規定,“犯罪嫌疑人”無論職位高低,也無論其是否是國家元首、政府成員和其他政要,均可被起訴。對於被法院所認定的罪名,不存在追訴時效。

根據《羅馬規約》第13條,國際刑事法院可以在以下情況下行使管轄權:


1.《羅馬規約》締約國將情況提交國際刑事法院審理;

2.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將案件提交給國際刑事法院審理;

3.國際刑事法院檢察官主動提請案件審理。

預審室只有在以下三種情況下才會發出逮捕令:


1.有必要逮捕“犯罪嫌疑人”強制令其出庭受審;

2.被告人阻礙調查;

3.被告人繼續犯罪。

逮捕令中包括人員姓名、具體罪行以及對相關事實的簡要說明。逮捕令在法院決定撤銷之前一直有效。國際刑事法院不能進行缺席審判,也就是說,它需要先逮捕被告才能開始進行審判程序。在國際刑事法院請求協助後,簽署《羅馬規約》的國家必須逮捕並把被告帶到當地法庭。

如果涉事國家拒絕,國際刑事法院會將相關問題提交給締約國大會或聯合國安理會。另外,國際刑事法院也可以向未簽署《羅馬規約》的國家提出逮捕請求。

國際刑事法院的審判程序按照其規約和程序規則進行。在案件提交審理之前,會進行初步調查程序,包括收集證據、詢問證人、專家和受害者等,以及確定是否有足夠的理由提出起訴。如果檢察官根據初步調查認為證據充分,他將對特定個人或人員提出起訴。

國際刑事法院的庭審由初審庭或上訴庭進行,具體取決於程序階段。庭審包括檢察官、辯護方和受害者代表的發言、證人詢問、證據提交和雙方辯論。庭審結束後,法院作出判決,可能包括無罪釋放、認定有罪和判處刑罰,以及可能對民事和道德索賠的決定。判決可以上訴至國際刑事法院上訴庭,上訴庭審理法律和事實問題的上訴。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62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