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307家"消失" 中國銀行業麻煩大了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中國經濟持續惡化,百業蕭條,銀行業也危機重重。據統計,2024年“消失的銀行法人”有195家,過去三年有307家銀行業機構法人退出市場。


今年3月17日上午,中共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公布最新的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國內現存銀行業金融機構法人為4295家。

財聯社報道,官方數據顯示,2021年末,銀行業金融機構法人為4602家;2022年末,銀行業金融機構法人為4567家;2023年末,銀行業金融機構法人為4490家。


這意味著2022年至2024年間,已經有307家銀行機構消失。其中2024年有195家銀行業金融機構法人退出。以退出數量論,創下近三年來的新高。

報道說,這些“消失的銀行”以農商行、農信社、村鎮銀行為主。據不完全統計,2024年,共有超75家村鎮銀行被合並吸收、超55家村鎮銀行被收購(後續也會被吸收合並)。

某券商銀行業分析師表示,“相信今年還會有大量小銀行被吸收合並。”

河南農商銀行公告顯示,河南農村商業聯合銀行和鄭州、新鄉、濮陽、濟源4市農商銀行(農信社)、滎陽利豐村鎮銀行等共25家機構,以新設合並方式組建為河南農商銀行。這意味著,24家銀行業金融機構將失去法人地位。

另外,內蒙古農商銀行的獲批籌建,也意味著有119家銀行機構將失去法人地位。

截至今年2月26日,2025年已有37家銀行被合並或解散,而去年同期合並或解散的銀行僅有兩家。

2024年12月末,中共央行發布的《金融穩定報告(2024年)》數據顯示,2023年末,央行對3936家銀行機構開展金融機構評級。從評級結果來看,“紅區”銀行357家,其中農合機構(包括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農村信用社)和村鎮銀行“紅區”銀行數量占“紅區”銀行比重較高。被標記為“紅區”的機構,處於風險較高狀態。


另外,從地區分布看,遼寧注銷了41家銀行,河北注銷了36家,新疆注銷了25家,海南注銷了20家銀行。

由於中共官方公布的數據通常帶有水分,高風險銀行或遠超官方公布的數據。




(示意圖)

中華亞太精英交流協會秘書長王智盛稍早分析,這些中小銀行被重整或被解散,大概是中共在消化這段時間房地產所引發起的,整體的金融體系性危機。在某種程度上,也反映出經濟危機跟壓力到了一個壓力鍋膨脹,不得不用這種極端快速的手法去整並,或者是讓這些中、小銀行去做消失的動作。

中共隱形的地方債務無法化解,跟房地產的泡沫化,還有貸款無法收回有關系,這些東西都會造成銀行的未爆彈,進一步導致金融危機的產生。所以中小銀行被整並或解散,它只是緩慢安樂死的一個做法。

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教授謝田此前表示,這麼多銀行關門是很嚴重的事情。原因顯然是整個中國經濟嚴重衰退,甚至實體企業的融資活動、金融活動都在減低,導致銀行的盈利減少,出現呆帳壞帳、資金流不正常或者是資金短缺,大幅虧損。

《經濟學人》曾預測,中共接下來會加快吸收和吞並小銀行的速度。根據評級機構標普全球的估計,這種項目合並需要十年時間才能完成。而支持合並小銀行的人表示,規模較小的銀行越少,監管機構就越容易監管。而批評者認為,這只不過是個花招。他們說,將數十家不良銀行合並,只會創造出更大、更糟糕的銀行。

最令中共當局擔憂的是,表現糟糕的小銀行倒閉會威脅到社會穩定。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296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