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会扭秧歌的人形机器人,还替代不了你...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人人都知道未来已来,但没人能说清未来究竟何时落地。比起跟着风口狂热,或许我们更应该沉下心来,相信机器人革命的真正“奇点”不在某一刻。无论是爆款视频里的机器人表演前空翻或后空翻,还是震撼性产品的横空出世,都在一点点拼凑出人类未来的图景。


当《我,机器人》描绘的未来逐渐撕下科幻标签,智能管家安抚独居老人、机器交警维持城市运转、医疗手术依靠机械臂运作——这些曾在银幕上演的想象,正化作机器人实验室里的现实。

2025年的春风,裹挟着名为“具身智能”的科技预言席卷全球。


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在CES 2025舞台举起具身AI的火炬,特斯拉CEO马斯克则预言2040年机器人数量将超过全球人类。花旗银行的预测模型更直接,其认为205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将形成7万亿美元的市场规模,接近当前苹果和英伟达两大科技巨头的总市值。

机器人在科技展会上表演复杂的舞蹈动作,展示人工智能的多样应用。(图 / 图虫创意)

资本市场的狂欢声中,中国机器人产业率先上演了最具烟火气的突围。

2025年央视春晚,一群机器人身披东北花棉袄,把手绢转得虎虎生风,在唢呐声中完成高难度的秧歌舞步。这场视觉奇观瞬间点燃消费级机器人市场的引信——有媒体统计,截至2025年2月,国内人形机器人整机厂商突破80家;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则显示,人工智能核心产业链相关企业超4000家。

巨大的风口让全行业沸腾,每家机器人企业都仿佛随时“飞起来的猪”。高管的日程表以小时为单位排至一个月后;市场部门上演着一天只睡两个半小时的“007”工作制;企业邮箱里收到的需求也千奇百怪——从商场导购到养老陪护,甚至有人提议让机器人去寺庙敲木鱼。

然而,烈火烹油之后,具身智能目前还端不上更好的菜。

(图/《2025春节联欢晚会》截图)

那些穿着花棉袄扭秧歌、在短视频里表演后空翻的机器人,面对堆满杂物的衣柜仍会陷入死机,连番茄炒蛋的火候都难以掌控——人人都知道未来已来,但没人能说清未来究竟何时落地。此时,或许你可以宽慰自己:放轻松,机器人暂时还不能取代人类。

“造人”竞赛


2022年10月,特斯拉AI Day现场,马斯克站在浑身缠绕裸露线束的Optimus原型机旁,向世界展示这个笨拙挥手的机械生命体。

尽管Optimus的舞蹈动作略显僵硬,偶发“帕金森式”的机器震颤,但这场人类史上首次人形机器人无系绳舞台秀依然震撼全场。当机器人完成最后一个定格动作时,掌声中混杂着倒抽冷气的惊叹。

“人形机器人终将成为人类史上规模最大的产品类别。”马斯克随后的宣言犹如投入深潭的巨石。彼时,距离全球首台人形机器人Wabot-1问世已过去49年,行业历经数次泡沫破裂,正深陷低谷——产业链成熟度不足,消费者不愿为笨重的“铁疙瘩”买单,资本寒冬更令从业者举步维艰。

“整个圈子都弥漫着悲观情绪。”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在后来的采访中坦言,自己最初面对双足机器人研发提议时,也曾摆手拒绝。


(图/《机械姬》)

转机在人工智能的黎明中悄然降临。

2022年,ChatGPT横空出世,掀起全球AI“军备竞赛”。科技巨头们苦寻AI落地场景,亟待找到大模型触达物理世界的“实体接口”。宛如干柴遇见烈火,人形机器人承载了这轮技术革命的终极期待,并被冠以充满未来感的称谓——“具身智能”。

早在1950年,数学家阿兰·图灵就在其论文《计算机器与智能》中埋下具身智能的思想火种。但不同于早期机器人依赖程序预设的机械式运作,第三波AI浪潮带来的变革更具颠覆性——就像电影《机械姬》演绎的那样,机器人开始具备自主决策与动态交互能力。

(图/《机械姬》)

“上一代机器人公司本质是自动化设备制造商,他们的产品更像一个听从指令的木偶,每个动作都需要程序员预先编码。”机器人工程师奥华向《新周刊》指出关键差异,“新世代的机器人正在构建‘大脑+小脑+躯体’三位一体的技术范式。”

具体而言,AI大模型作为“大脑”,使机器人能精准解析“请把咖啡放在离笔记本30厘米处”这类复杂指令;具身“小脑”系统负责运动控制,确保动作精准可控;高精度机械臂与仿生关节构成的“身体”,则将算法指令转化为毫米级操作。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15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