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這是經濟領域的世界大戰 比常規熱戰代價更大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因為“核恐怖平衡”,傳統軍事意義的、熱戰形式的世界大戰,已經很難打起來了。

俄烏戰爭打了三年多,美國、北約和歐洲一直不敢直接下場參戰,拜登政府還三令五申,不允許澤連斯基用美國援助武器攻擊俄境內縱深目標,就是因為擔心惹惱普京,引發全面戰爭,被俄羅斯種了“蘑菇”。


未來在中美之間,圍繞如何解決中國的統一問題和兩國在地區、全球的全面戰略競爭,對抗必然會越來越激烈。也可能會爆發規模可控的小摩擦沖突與代理人戰爭,但是中美兩個大國之間直接火並,你朝我扔導彈,我轟炸你境內目標的可能也不大。

在中、美、俄,或者也包括德國法國英國印度日本等這幾個大國之間,即便是爆發一些摩擦沖突,直接開打熱戰的可能也較低。

各國在沖突中會極盡威脅,擺出一副不怕同歸於盡的架勢,民間輿論也會高度亢奮恨不得核平對手。但是在這些國家的領導層面,“核恐怖平衡”會讓各方決策高度冷靜,盡量避免將沖突上升為全面戰爭。

普通人可以喊打喊殺,越是社會底層,過得越不如意,越覺得核戰爭沒什麼可怕,大不了和對手和地球同歸於盡。但是對大權在握的各國領導層,無論從保全榮華富貴的現實主義還是從身為領導人的道德責任,為什麼要搞一場“共同毀滅”的核戰爭?




金正恩於2023年3月27日指導核武器兵器化工作。 (朝中社)

所以,世界大戰打不起來,核大戰打不起來,這個判斷,即便在這個動蕩的世界,仍然沒有完全過時。各國越是往世界大戰、核大戰可能爆發的方向做最壞准備,越強化這種毀滅性恐怖平衡,世界大戰、核大戰爆發的可能越低。這是一個關於戰爭的辯證,一般人可能理解不到這個深度。


馬斯克的一個判斷是對的,和世界大戰、核大戰相比,可能AI帶給人的威脅更大。這一威脅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AI對人類的工作替代導致大量失業,進而導致大規模貧困和社會混亂。二是AI作為一個新的硅基生命,產生自己的獨立思維和能力,為爭奪地球資源和控制權,對人類全面開戰。三是AI掌握了人類核武庫,動用核武或誘發對方使用核武,進而在大國之間爆發核戰爭,帶來人類的毀滅。

AI在這三個方面帶來的潛在威脅,才是各大國要關注的。不過AI帶來的這些毀滅性可能,還只是一種可能,目前看,還不算迫在眉睫。

但是經濟層面的非傳統“戰爭”就不一樣了。

經濟上,因為沒有“互相確保摧毀”這個現實威脅,大國在經濟方面的韌性相對較強,經濟戰爆發一般不會給各國帶來立竿見影的毀滅性後果。所以,當一些大國判斷經濟戰會給競爭對手帶來重創,會有利於鞏固自身經濟實力和霸權地位時,如果又恰逢一位具有冒險精神(或曰戰爭販子特質)的領導人當政,是敢於冒險發動一場全面“戰爭”的。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07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