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特朗普: 此刻特朗普最在意的,是萬斯副總統的致命沉默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特朗普上任百日,華爾街再現“黑色星期一”,投資者大幅拋售股票,全球資本加速撤離。與此同時,據路透社最新民調顯示,特朗普的支持率跌至42%,創其就任以來新低。面對公眾質疑,特朗普意欲尋求副總統萬斯的支持。萬斯曾多次憑借“效忠示范”,即公開表達對特朗普執政方向的擁護與支持,助其擺脫輿論困境。然而萬斯近期深陷爭議言論風波,使其難以如往常那樣為總統提供有力背書。


本文梳理了特朗普執政百日的政治趨勢,認為一種三角權力結構正顯露雛形。一是特朗普個人空前的擴權野心。在聯邦政府內部,特朗普完成了從“反建制”到“超體制”的執政風格轉變,效仿羅斯福、尼克松以“國家主義”之名,掩蓋個人意志的非常態擴張。二是以馬斯克為代表的硅谷右翼高度明朗化的金錢政治。他們積極介入政壇,意圖推行否定民主程序的“凱撒式強人政治”,以便為技術發展“大開後門”。這區別於傳統的政治獻金與華爾街政商旋轉門。三是以J.D.萬斯為代表的新右翼精英的奪權之路。萬斯力主以“文化戰爭”推翻“左翼政府”,卻不得不依賴個人效忠來實現黨內的權力進階。其後果是跨黨派協商機制被架空,國會降格為“程序性投票”的表決機器。更為關鍵的是,這一權力三角關系,已形成與聯邦政府近乎平行的施政體系。聯邦政府作為“執行員工”,與掌握權力的“影子董事會”相配合,實質上建立了以特朗普個人為中心的權力結構,呈現出“CEO治國”的傾向。

本文認為,特朗普對“去制度化”執政模式的依賴,深刻反映了美國民眾的集體心態:選民寄希望於政治強人的強勢手段來推進改革,而不願以更長遠的方式將其制度化,這種對程序的拋棄實際上構成了對西方民主制度優越性的根本性質疑。而那些本應連貫的施政方向,可能隨任期更迭反復推倒重來,最終使美國復興的圖景變得愈發遙遠。


特朗普的國家權力構想

美國政治的發展正偏離正軌嗎?抑或說,選擇特朗普本身就是個錯誤嗎?

這已成為困擾美國社會的核心政治問題。


執政百日,特朗普已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從放開加密貨幣監管到精簡行政機構,再到大幅提高關稅征收基准。隨之引發了股市的激烈震蕩,宏觀經濟指標幾乎處於衰退的邊緣。“(特朗普)住手!”運動繼而席卷全美,抗議者要求特朗普停止改革,恢復傳統的政策制衡機制。他們認為,這場人為造成的“特朗普衰退(Trumpcession)”正觸發1929年級別的大蕭條,而特朗普本人對其並無清晰的感知。

這場示威運動實質暴露出一個制度性困境:在常規選舉周期之外,美國民眾幾乎沒有手段能夠約束這位總統。傳統的制衡機制,例如國會通過立法行使否決權或由聯邦法院啟動司法審查程序,在特朗普的“政治忠誠者”掌控多數國會席位和其團隊最大化利用總統豁免權的現實面前,均難以發揮效力。


與此同時,一個由硅谷科技精英、風險投資人、新右翼知識分子等組成的特朗普非正式顧問網絡正顯露雛形,形成了與聯邦政府近乎平行的決策體系。這一“影子官僚集團”通過私人渠道(例如海湖莊園集會)和民間智庫組織來施加政治影響力。這些精英擁有廣泛的政治社交網絡,能夠深入接觸各級政治人物和准政客,其政治參與程度遠超傳統利益集團。這一體制外幹政的模式加劇了決策進程的不透明度和政策的碎片化。

美國怎麼會變成這樣?美國的發展在偏離正軌嗎?2016年,正因為形成了同一個社會共識,特朗普得以在傳統政黨政治中脫穎而出,贏得大選。彼時的民眾認為,聯邦政府存在嚴重的財政浪費和制度僵化,難以反映人民的利益訴求。民眾因此期待著特朗普能夠“顛覆規則”,真正觸及到行政系統的積弊,使之回歸古典自由主義的小政府路線。從當時的視角看,特朗普算得上一位“政治強人”——他以“沉默的大多數”之名繞過了政黨中介機器,而且近乎改造了共和黨本身。MAGA的支持者認為,特朗普不僅能帶領美國政體回歸憲政傳統,更能帶來“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全方位復興。

然而行政轉型何時出現了偏差?馬斯克政府效率部的失敗是一個標志性事件。特朗普有意以授權過高的行政令推進改革,而馬斯克的團隊招募又缺乏規范的篩選和培訓程序,在團隊成員機械性地推進裁員流程時,使得單方面裁撤核安人員和教育部等敏感部門的行為具備了可行性。期間“團隊成員涉嫌索賄”的傳聞更使人們認識到,這場為精簡機構所作的改革,反而催生出更為龐大復雜的影子治理結構。而這種行政權的擴張並未帶來更多惠民舉措,反倒因為明面上公共部門的裁撤,使得社會福利也被相應削減,民生保障水平顯著下降。

美軍也門空襲“拉錯群”的泄密事件進一步暴露了特朗普政府的治理風險。在包括副總統萬斯、美國國防部長赫格賽思、國務卿魯比奧在內的群聊裡,18名官員以輕松愉悅的氛圍商議著涉及數百人生命的軍事行動,完全規避了常規的國安評估流程。這讓人們意識到,特朗普政府的去制度化行為在突破行政桎梏的同時,也使得施政結果高度依賴執行者個人的判斷和能力。如今特朗普關稅政策面臨的爭議,例如基准指標和適用范圍設定合理性的問題,便是這種管理模式缺陷的又一體現。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82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1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