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中國經濟有多慘?失業率、樓市等數據統統被消失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這幾年來,中國經濟情勢猶如披上一層神秘面紗,讓外界越來越看不清它的真面目。中國政府陸續停止公布多項關鍵的經濟與社會數據,例如土地買賣、外資投資及失業率相關指標,甚至火化人數、企業信心指數、醬油產量也消失在大眾的視野。


中國當局並沒有為此說明,但這些數據消失的時機,正好發生在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債台高築、房地產市場崩盤及其他經濟問題接踵而至之際,迫使政府部門不得不采取強硬手段,嚴格控制市場輿論。

曾有一位匿名用戶在中國國家統計局的官網上詢問,為什麼某項資料突然不見蹤影?結果只得到“原本提供這項資料的部門不再提供相關數據了”的簡單回復。


中國GDP被灌水?李克強曾坦言“僅供參考”

華爾街日報》指出,這些數據不翼而飛,讓人們更難了解中國值此關鍵時刻正在發生的事情,尤其美中貿易戰火持續升溫,導致兩國之間的經貿活動大幅減少,不少工廠面臨停工、員工被迫裁員等窘境。

根據中國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經濟成長5%,剛好和先前設定的年度目標完全一致,2023年的成長率則為5.2%,但許多經濟學家不以為然,因為零售、建造工程數據反映的經濟疲弱程度,遠遠超出官方的報告,甚至有人認為中國GDP成長率被灌水了2~3個百分點。

為了更貼近實際的經濟情況,許多分析師開始改以電影票房、晚上燈光強度的衛星影像、水泥廠的運轉率,還有大型電力公司的發電量,借此推測中國的經濟表現,或是透過百度提供的地圖定位數據分析商業活動的活躍程度,另有經濟學家根據健身房、美容院老板卷款潛逃的新聞判斷中國服務業的狀況。



外界對於中國GDP心生疑慮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根據一份外泄的美國外交電報顯示,已故的中國前總理李克強曾經私下告訴美國駐華大使,他當時治理的某省GDP數據是人為制造、僅供參考,所以他自己更相信用電量、鐵路運貨量和銀行新增放款等三項指標,後來《經濟學人》於2010年提出“李克強指數”,認為這是比官方GDP數字更能反映中國經濟現實狀況的重要指標。


說實話的經濟學家被噤聲

2024年12月,中國國有券商國投證券(SDIC Securities)知名經濟學家高善文在華盛頓的一次會議上指出,過去幾年中國的經濟成長可能只有2%左右,並且坦言“我們不知道中國實際成長的真實數字。”

這番話傳回中國後,惹怒了中國領導人習近平,他下令懲處高善文、禁止公開發言,中國證券業協會隨即警告各券商,必須確保自家的經濟學家“發揮積極作用”提振投資人信心,卻也因此引發寒蟬效應。


中國國家統計局對此表示,政府的統計品質這些年已有進步,並且強調采取多項措施確保資料准確性,同時查辦資料收集過程中的不當行為。

今年2月,高盛(Goldman Sachs)提出了另一種計算中國經濟成長的方法,也就是透過進口數據等指標推估內需情況,因為貿易數據是由各國公布的,不容易被造假,而且更新頻繁,他們以這種方法推算出中國2024年的經濟成長率大約是3.7%。紐約的研究機構榮鼎諮詢(Rhodium Group)則以另一種方法計算,結果顯示2024年的經濟成長率只有將近2.4%。

敏感數據紛紛消失

對於中國共產黨來說,塑造經濟穩定的形象非常重要,尤其目前中產階級信心動搖,擔心中美競爭使得未來充滿不確定性。

華爾街日報》分析,許多“被消失”的數據其實都涉及高度敏感或是讓北京當局頭痛的領域,例如中國近年面臨房地產市場崩盤危機,許多家庭財富縮水,同時引發不少購屋族抗議。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20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