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王珞丹的"野心",可不只上《浪姐》這麼簡單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今年王珞丹已經40歲了,當她在《浪姐6》的舞台亮相時,估計觀眾中看笑話的人占大多數。


但是,這次王珞丹似乎真的不一樣了。

眼角也有魚尾紋了,說話時也不再像年輕時總挑眉、瞪著一雙藏不住事的眼睛盯著你,眼裡多了故事少了攻擊性,平和的面龐總是掛著淺笑。


但這姐似乎偏偏不走尋常路,“打扮越文藝,打架子鼓來勁”。



她的初舞台著實讓人驚喜,打架子鼓搞搖滾、彈吉他,誰的印象裡的王珞丹是這樣的?

記得17年參加《跨界歌王》的王珞丹頂著滿是精明的臉說“我不在意名詞,享受舞台就好了” ,幾乎沒人相信。

但25年,一頭利落短發的王珞丹,站在浪姐的舞台上,平靜淺笑地說,“40歲,正是重新開始的好年紀”。




這句話打動了無數“同病相憐”,身處抉擇路口掙扎徘徊的人。

7年的消沉讓王珞丹成長了許多。

當再被問及“怎麼看待導演因‘米萊’來找你演同類型的角色?”


她能很坦然地接住話茬:“制片人想打穩牌可以理解。其實我並不介意小妞角色,只是觀眾放不下對‘米萊’的濾鏡。當然,我也願意嘗試更多元的角色。”

或許王珞丹終於找到了與自己和解的辦法,不再去關注“米萊“、白百何,而是更加專注於當下,專注於自己。

本文作者 | 小波

責任編輯 | 淡淡翠

策劃 | 淡淡翠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36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4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