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臨床試驗數超越美國 專家擔憂中國變成制藥霸主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統計數據顯示,中國的生技臨床試驗數量超越美國,越來越多中國實驗性藥物獲得授權並吸引西方大藥廠加碼投資,如今在生命科學研發領域也出現美國快被中國追上的情況。


美國Axios新聞網報導,中國已成為全球藥物研發的關鍵樞紐,這是過去10年致力推動生技制藥產業國家戰略的成果。

據總部在倫敦的數據分析與咨詢公司GlobalData一份報告指出,中國在藥品臨床試驗方面已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生命科學競賽的關鍵轉捩點。


一個獨立跨黨派委員會上月告訴美國國會,中國在先進生技領域已領先美國,若要迎頭趕上,決策者未來5年需大量投入資源。

一些專家認為,川普政府在應該支持癌症用藥、其他疾病與禽流感等疫情研發之際,卻削減NIH與大學的生醫研究經費,無疑會讓美國落後幅度再擴大。

根據統計,2024年中國在世衛組織(WHO)的國際臨床試驗注冊平台(ICTRP)登錄超過7100項試驗,美國則約為6000項。

全球房地產經紀公司世邦魏理仕集團(CBRE)今年4月一份報告指出在2024年底,北京上海在建中的相關實驗室與研發中心冠於全球其他市場,排第3的美國波士頓,數量都離北京上海有段差距。

CBRE的報告還說,過去10年中國的制藥與醫療技術專利增加379%。


由於勞動成本較低、法規限制較少,藥物研發正從美國轉向中國投資銀行史帝弗(Stifel)預測,今年大型制藥公司的授權藥物中,有多達37%將來自中國

中國生技已從過去主要仿制美國技術,轉為研發創新療法,有望在癌症與自體免疫疾病等領域取得主導地位;越來越多中國實驗性藥物獲得授權,輝瑞(Pfizer)、葛蘭素史克(GSK)、賽諾菲(Sanofi)和諾華(Novartis)等藥廠也紛紛加碼投資


川普第一任期間的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局長高特裡布(Scott Gottlieb)本月在一篇專欄寫道:“當美國制藥商向中國取得藥物授權時,本可用於強化創新重鎮如波士頓肯達爾廣場(KendallSquare)或北卡羅來納的研發大三角(ResearchTriangle)的資金,就會跑去中國。”

美國的生技業本為世界所稱羨,但若不審慎因應,以後所有藥品可能都要變成中國制造。”

去年秋天出現堪稱生技業分水嶺的事件。當時Summit Therapeutics生技公司宣布,他們從中國一家生技公司授權取得的癌症免疫療法,在治療晚期肺癌患者方面表現優於美商默沙東(MSD)的明星藥品Keytruda。有人將此比喻為中國生成式人工智能(AI)DeepSeek震撼硅谷一事的生技業翻版。

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學者們今年3月在一篇專文指出,中國生技制藥的突破並非偶然,伴隨臨床試驗數量的激增,研發中新藥的數量也在持續增加。

Axios指出,另一值得關注者是關稅與貿易戰會否促使中國傾力投入生技與其他高度依賴知識產權的產業,以減輕美國中國經濟帶來的威脅。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2335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