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3天被拒18次,老年人在中國租房為什麼這麼難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房東說,超過65歲、有重大疾病史的租客都直接拒絕。”


“即使老年人住進來了,後續租金漲幅也可能高達20%。”

這是孫琳為父親租房時得到的勸退理由。45歲的孫琳在深圳福田區獨居,做零售生意。去年,由於糖尿病並發症截肢,她72歲的父親失去了左腿,開始依賴輪椅生活。為方便照料,她決定將父親從湖北老家接到深圳,然而在她40平方米的整租公寓裡,父親的輪椅甚至難以轉彎。


孫琳想找到合適的兩居室。但因為父親高齡殘疾,孫琳先後被近十名房東和中介拒絕。有房東告訴她:“你說你要和老年人同住,我們也沒法監督,萬一老年人獨自在家出事,房子變‘凶宅’怎麼辦?”

隨著社會老齡化程度的加深,老年人的居住需求與市場供給的矛盾開始凸顯。多位受訪專家指出,老年人口的加速流動是國內一線城市老齡化進程的重要推動力。租房市場面對老年人不友好的背後,是適合老年人居住的房屋普遍短缺。



圖/視覺中國

盛行的隱性歧視

陳敏沒想到,母親的“尋房之旅”會如此艱難。


今年36歲的陳敏是互聯網大廠的產品經理,在北京定居多年。去年底,陳敏父親意外去世,她將母親從保定老家接來同住。然而,陳敏一家四口本就擠在朝陽區一套70平方米的兩居室內,母親一來就分走了一間臥室,陳敏帶著孩子睡主臥。“孩子們快上小學了,母親住了一段時間,自己就提出要租房住。”陳敏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為了讓母親有獨立空間,今年初,陳敏開始找房。她通過某大型租房平台篩選了朝陽區和通州區的5套低樓層房源,准備帶母親去看房時,中介一聽租客是65歲老年人,便突然改口稱“已出租”。陳敏又找了同平台另外一名中介,對方告訴她,目前對接的房東基本明確要求租客年齡不超過60歲,“如果願意交三倍押金,也許有房東願意談”。

陳敏不解的是,三天內,她被18套房源的房主、5名中介以相同理由拒絕:房東不接受老年租客。更有中介稱,65歲以上的租客,平台系統會自動歸類為“高風險”,房源推薦受限。


於是,陳敏放棄中介,轉而談了幾個直租的房東。今年3月,她約看了朝陽區一老舊小區的房源,房東起初十分熱情,但在一次閒談中,陳敏不小心說出母親“身體健康、腿腳利索,除了高血壓病史沒別的病”,房東態度驟變,說還要再考慮一下。

幾天後,該房東提出預繳半年租金並額外簽署免責協議,陳敏覺得這是“將年齡歧視合理化”,斷然拒絕。此時,陳敏托同事找的相熟房東有了消息,歷時三個月的尋房才宣告結束。

中國新聞周刊》以租客身份咨詢了鏈家、安居客、我愛我家等平台的管家或中介,得到相似的回復:平台沒有任何針對老年人的“歧視政策”,也不存在將老年人歸為“高危群體”的算法,其提供的租房合同范本中,也沒有年齡限制相關條款。

鏈家旗下長租公寓品牌自如確實存在18—40歲的租客年齡限制,但只限於合租品牌友家。北京市一位自如租房管家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友家主要面向年輕群體,年齡相近的租客在生活習慣、興趣愛好等方面更為契合。但記者調查發現,整個租房市場上,房東拒租老年人的情況十分普遍。

多位中介提到,近年來,城市尤其是城市近郊的老年人租房需求明顯增加。相當一部分老年人需要依賴租房解決居住問題。2024年,中國老齡協會發布的《第五次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以下簡稱《抽樣調查》)中提到,截至2021年,全國近30%的老年人沒有產權屬於自己或者配偶的住房,近20%的老年人依賴租房解決居住問題,獨居老年人比例達14.2%。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38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