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熱帖:大地震如果真的來了,我們該怎麼辦?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昨天寫了《大地震的預言者龍樹諒開始改口了》的文章,對於7月5日清晨4時18分,太平洋和日本(专题)列島到底會不會發生大地震大海嘯,龍樹諒老太太告訴我們的只是一個夢境,而且她在新書《天使的遺言》暗示說,是出版社的編輯“在匆忙間”添加上去的。


這一場大地震大海嘯是否會踏著秒表按時來臨?只有天知道!就像“世界末日”已經預言了好幾回,地球依然還在轉一樣,許多事擔心過頭,這日子就沒法過。

但是,“防患於未然”是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日本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我生活在這個島國30年間,已經經歷了大大小小無數次地震,今天跟大家來聊聊地震來臨時如何保命、如何自救的實用經驗。


一,地震來襲,第一時間做什麼?

地震發生的那一刻,往往讓人措手不及。地面搖晃,家具晃動,玻璃嘩啦作響,慌亂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受傷。所以,第一要務是保護自己。日本防災手冊裡反復強調:“Drop, Cover, Hold On”——蹲下、躲避、抓穩。

在室內時:趕緊鑽到結實的桌子底下,用手護住頭部。如果桌子不夠結實,就用座墊或枕頭護頭,防止被掉落的吊燈或破碎的玻璃砸傷。千萬別急著跑出去,慌亂中容易被絆倒或被倒塌的家具壓住。

在室外:遠離高樓、廣告牌、電線杆和自動售貨機,這些東西可能倒塌或掉落砸傷人。如果在人群密集的地方,比如商場或車站,別盲目往出口擠,跟著工作人員的指示行動才是明智之舉。

開車時:不要猛踩刹車,而是慢慢減速,打開危險警示燈,把車停到路邊,熄火後留好鑰匙別鎖車門,以免阻礙救援或交通。如果在高速路上,盡量停在安全地帶,遠離隧道或橋梁。

特別提醒,高層建築的居民要格外小心。地震可能引發“長周期地震動”,這種緩慢而劇烈的搖晃會持續更長時間,家具滑動、物品掉落的風險更高。冷靜觀察,找好掩體,才能最大程度保護自己。

二,震後自救三部曲

大地震的搖晃停下後,並不意味著危險解除。日本人常說,震後的幾分鍾是“黃金自救時間”。以下三件事要立刻去做:

1,檢查火源:地震可能導致燃氣泄漏或電器短路,稍有火星就可能引發火災。日本許多家庭都裝有地震感應自動斷氣裝置,但還是要確認燃氣灶、熱水器等是否關閉。如果聞到燃氣味,迅速打開門窗通風,切勿點火或使用電器。


2,確保出口暢通:地震可能導致門框變形或家具堵住出口。震後第一時間,試著打開房門或窗戶,防止被困。如果住在高層,切勿貿然使用電梯,樓梯是更安全的逃生通道。

3,留意余震:大地震後,余震可能接踵而至。不要急於返回不安全的建築物,尤其是有裂縫的房子。穿上鞋子,避免被玻璃碎片扎傷,帶上手機和應急包,准備隨時撤離。

三,身處不同場景,如何應對?

地震的發生地點不同,應對方式也有所不同。以下是幾種常見場景的建議:


1,在公共交通上:如果在列車或公交車上,地震可能導致車輛緊急刹車。趕緊抓住扶手或座椅,低姿勢降低摔倒風險。聽從司機或乘務員的指揮,切勿擅自下車。

2,在沿海地區:一旦收到津波(海嘯)警報,絕不要猶豫!日本氣象廳通常在地震發生後3分鍾內發布津波預警,若警報提到“巨大”或“高”字樣,說明情況極為危急。立刻向高處或遠離海岸的地方跑,千萬別想著回去拿東西。海嘯的速度堪比飛機,稍有遲疑就可能被卷走。

3,在人群密集場所:比如電影院或體育場,切勿蜂擁擠向出口,這樣容易引發踩踏事故。蹲下護頭,等待工作人員引導,有序撤離。

四,與家人失聯怎麼辦?

大地震發生後,電話線路往往會因通信限制而癱瘓。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時,許多人發現打不通電話,急得團團轉。日本的經驗是,與其指望電話,不如善用其他工具:

1,優先用SNS和郵件:微信、LINE、郵件等數據通信比語音電話更容易接通。簡單一句“我沒事,在XX地方”,就能讓家人安心。

2,災害用傳言服務:日本的通信公司提供“災害用傳言板”和“171傳言撥號”服務。你可以通過撥打171錄制語音留言,或在NTT、au、軟銀等公司的傳言板網站上登記文字信息,家人輸入你的電話號碼就能查看你的安否。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29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2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