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温哥华资讯

Realty

Education

Finance

Immigrants

Yellow Page

Travel

中国秀神秘"断电导弹"一击瘫痪电网 疑剑指台湾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中国官媒央视近日曝光种疑似新型的“石墨炸弹”,声称能瘫痪敌方发电设施,社群媒体猜测可能是剑指台湾电力系统而研发。(截图自央视视频

China unveils “Blackout Bomb”


Carbon filament weapon designed to cripple enemy power grids, can knock out electricity across 10,000+ sqm. pic.twitter.com/sC46msgBR6

— Mansoor Ahmed Qureshi (@MansurQr) June 29, 2025

中国官媒中央电视台日前发布一段动画视频,展示一种疑似新型的“石墨炸弹”,声称能瘫痪敌方发电设施,导致目标区域“全面断电”。虽然这款武器的实际部署状况尚不明朗,但社群媒体上已有大量揣测,认为这可能是针对台湾电力系统而研发的新型武器。


南华早报29日报导,根据中国官媒央视26日发布的动画视频显示,这款被形容为“神秘国产导弹”从陆基发射车发射,随后释放出90个圆柱状的子弹药,这些子弹药在落地后会弹起,并在空中引爆,释放出经化学处理的细小碳纤维,用于干扰并短路高压电力设施。该频道表示,这种武器的目的是透过在至少1万平方米(约3025坪)的范围内引发大规模断电,从而瘫痪敌方的指挥与控制系统。

虽然中央电视台并未明确将这款武器称为石墨炸弹(graphite bomb),但它的特徵与已知的石墨弹药非常相似。根据视频内容,这种武器的射程可达290公里,弹头重量为490公斤,适合用来攻击军用变电站以及其他电力基础设施。视频下方的留言迅速出现不少猜测,有人认为这款武器可能是针对台湾的电力系统设施而设计的。


中央电视台援引中国国防部承包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CASC)”帐号的说法,但并未提供任何有关这款武器的具体名称或现况。报导中仅称其为“一种神秘的国产导弹”,目前尚不清楚该武器正处于哪个开发阶段,或是否已被中国军方部署。

关于解放军是否拥有石墨炸弹,外界目前所知不多,官方也几乎未公开说明。不过,半官方军事杂志“现代舰船(Modern Ships)”的编辑陈春笛(Chen Chundi,音译)曾于2017年发表评论,形容石墨炸弹是足以“改变战局”(game-changing)的非传统武器。他指出,攻击敌方电力设施在战争中一向是关键战略目标。

陈春笛认为,现代战争的重点,正逐渐从“摧毁敌军人员”转向“瘫痪敌方作战系统”,其中尤其针对指挥、控制、通讯、电脑、情报、监视与侦察等系统(简称C4ISR)下手。他强调,石墨炸弹提供了解放军一种绕过对方重兵把守设施、用间接方式瘫痪整个系统的新选项。陈春笛当时表示,这类武器其实已经列装解放军,但他提到的型号是较早期、技术相对落后的版本,弹头重量与攻击范围大约只有新型的一半。

他也指出,石墨炸弹可以搭载“风偏修正弹药洒布器(Wind Corrected Munitions Dispenser,WCMD)”,这是一种安装在弹尾的导引装置,可提高投掷精准度。陈春笛认为,这种导引系统未来有可能整合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一步提升打击准确性。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47 Seconds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