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習下台前兆 中南海突祭新規內幕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李燕銘評論分析文章:2025年6月30日,中共政治局召開會議。中共喉舌新華社報道稱,會議審議《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工作條例》,中共黨魁習近平主持會議。之前,2025年5月下旬至6月初,習近平異常隱身;而新華社也未按慣例報道5月份的政治局會議。


新華社關於這次政治局會議的通稿僅331字。而2025年1月至4月召開的四次政治局會議通稿分別為1060字、520字、833字、1254字。

所謂“字越少,事越大”。北戴河會議前夕敏感期,中南海出台決策議事協調機構工作條例,不僅佐證習近平失勢,更潛藏多重政治信號。


其一,半公開否定習近平“小組治國”與“一尊”地位

中共黨魁習近平自十八大上台以來,為了實現高度集權,跨機構設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等多個領導小組,習本人親自擔任這些機構的一把手。

中共“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在2018年2月中共十九屆三中全會通過的《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中正式提出,經《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而細化。《決定》稱,中共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在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委會領導下開展工作。《方案》中列舉決策議事協調機構,包括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等。

2023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其中提到,新組建中央金融委員會及中央科技委員會,作為“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

習近平通過“小組治國”,架空了中共政治局常委以及國務院等職能部門,強化集權;習因此被“定於一尊”,成為所謂的“習核心”。

另一方面,習近平集權後,“親自部署、親自指揮”下,中共政治、經濟、外交危機全面爆發。尤其疫情爆發後,習近平堅持實施極端清零政策,令中國社會陷入空前危機。

就在極端“清零”政策引發民怨沸騰之際,中共黨喉《人民日報》、新華社曾先後發文稱,對於疫情防控,習近平“始終親自指揮、親自部署”,“統攬全局、果斷決策”,“確定了‘動態清零’總方針”。

習近平通過“小組治國”集權,至今十余年後,中共政治局突然審議《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工作條例》;新華社通稿中強調“做到統籌不代替、到位不越位”,“提出切合實際、行之有效的政策舉措”,“要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其潛台詞其實暗批習近平以前“小組治國”越俎代庖,不合實際、行之無效,形式主義與官僚主義嚴重。


通稿中還強調“對重大工作集中統一領導”,暗批習以前的獨裁,形同半公開否定習的“一尊”地位。這也進一步佐證習已失勢。

其二,反習元老或介入中南海決策機構

習近平“小組治國”,凌駕政治局及常委會之上,為所欲為,至今十余年。如今,中南海突然出台“工作條例”,為習上“緊箍咒”,顯然背後有強大的反習勢力操作、推動。


另外,新華社通稿中強調“規范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的設立、職責和運行”。這意味著習近平的“小組治國”模式面臨全方位整頓。

習近平各“治國”小組成員多由其分布在政治局常委、委員及各部委中的親信組成。要對現有的“小組治國”模式進行有效整頓及監管,無疑需要引入非習嫡系勢力,進行相應的人事變動,乃至撤銷或新設機構。反習元老等各路反習勢力或將介入中南海決策議事協調機構。

事實上,2025年4月初,習近平清華系親信李幹傑異常由中組部部長調任統戰部長;團派大員李克強、胡春華的北大校友、仕途與胡錦濤密切關聯的石泰峰轉任中組部長。

中組部長異常換人之後,習福建幫心腹蔡奇、王小洪、何立峰的副手接連被調離中南海核心機構,隱現習家軍勢力正在被有部署地分散、瓦解。同期,胡錦濤之子胡海峰、團派大員胡春華等習政敵勢力高調活動。(詳情請參看:李燕銘:蔡奇副手被貶 習家軍三大員副手調離)

其三,中南海新規出台時間點敏感

2025年5月底至6月初,習近平異常隱身兩周。中共黨媒罕見未公開報道5月份政治局會議。而社交媒體上傳出,5月中旬召開了一場史無前例的中共政治局擴大會議,元老與老軍頭通通出席,集體逼宮習近平

中共重大決定幾乎都是高層幕後達成妥協後,再通過政治局會議、中央全會乃至全國人大會議走過場,形成官方正式文件。《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工作條例》很可能是近期反習勢力幕後達成協議後,此番在政治局會議上走過場通過。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12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