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考核壓力下的"自救":中國銀行人"互換指標"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6月30日晚上十點半,在東北一家城商行工作的林女士為了完成一個消費貸測試額度(申請貸款者線上測試可申請的貸款額度)的指標,專門和同行互換了一個任務。該任務指標是當天才通知她的,而且必須在7月1日零點前完成。根據林女士所在銀行的規定,測額必須在同一個城市才能操作,而她的親戚好友都在外省,在這麼緊急的情況下,她找了一圈朋友都沒結果,終於在晚上找到了一位也需要完成消費貸測額的銀行同業人員,兩人碰頭後為各自掃碼,順利互換了任務。


經濟觀察報記者發現,臨近季末和半年末的關鍵“時間窗口”,不少像林女士這樣的銀行人會求助同行互換消費貸任務。除了消費貸業務之外,儲蓄卡開戶、第三方支付渠道綁定銀行卡、個人養老金開戶、信用卡申請等,都可能成為客戶經理之間任務互換的內容。

對此,蘇商銀行特約研究員薛洪言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銀行人選擇與同行互換指標,背後是行業考核壓力下的無奈選擇。在銀行體系中,客戶經理、櫃員等一線員工常背負著繁重的績效指標,這些指標直接與收入、晉升甚至崗位去留掛鉤。當正常展業難以完成指標時,同行間便會形成一種“互助”默契:你幫我開一張信用卡,我幫你拉一筆消費貸,表面看似互惠互利,實則是壓力傳導下的“自救”策略。


薛洪言認為,這種行為如同雙刃劍,短期會緩解個體壓力,但也埋下了不少隱患。

消費貸互換任務

林女士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她並不負責與消費貸相關的營銷工作,但她們支行每人每個季度都要完成一個消費貸測試額度的任務。林女士早就完成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任務,但沒想到第二季度的最後一天,領導會讓她把部門裡請假了的同事的任務也一同完成了。這種臨時增加的任務讓她措手不及,好在任務只需要測一下額度即可,不需要提款。林女士稱,他們完成一個測額獎勵30元,提款則獎勵100元。

但對於很多負責零售業務的銀行客戶經理來說,消費貸和他們的業績和收入密切相關,完不成消費貸指標,收入或多或少都會受到影響。6月末適逢月末、季末疊加半年末的關鍵節點,業績壓力倍增,銀行客戶經理對任務互換的需求也尤為迫切。

李女士是一位股份制商業銀行深圳地區的零售客戶經理,她這個季末的業績保底任務是消費貸,每個月需要找10個測試消費貸額度的新客戶。距離6月30日季末考核結束還有5天,她還有好幾個新戶指標沒有完成,因此不得不在社交媒體上發布帖子求助“有沒有同業互換指標,可以是消費貸測額,也可以接受其他互換指標”。


記者在一些社交平台上也發現了不少“銀行消費貸任務互換”“有沒有北京的友友需要消費貸測額互換的”“銀行打工人消費貸互助貼”等類似的帖子,發帖人自稱來自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商行或農商行等客戶經理或櫃台員工。

從互換的任務內容來看,以測額為主,他們大多尋找同一個城市的同行進行互換,包括客戶經理之間的相互合作,或者各自介紹自己身邊的親朋好友為對方掃碼,以完成消費貸測額的任務。但也有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客戶經理對記者表示,不需要在同一個城市也可以測額,但需要已開立該行的儲蓄卡。

對於銀行員工密集發帖互助的原因,李女士告訴經濟觀察報記者,因為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正在大力推進當中,銀行有推廣信用貸的任務,為了進一步擴大信貸規模,就把具體的指標任務給到了基層員工去完成。有的銀行職員可能過了6月30日就不需要再跟進消費貸的任務,但作為零售客戶經理是需要持續完成指標的。


也有一位在北方地區工作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客戶經理向記者表示,他們除了測額之外,也需要提款,但基本找不到可以放款的客戶。如果二季度末,沒有完成消費貸任務,會有相應扣罰,該季度可能就沒有績效了,或者績效會延遲發放。

其他任務互換

事實上,消費貸測額並不是銀行人士之間互助的唯一任務,從儲蓄卡開戶、個人養老金開戶、信用卡申請,都可能成為客戶經理之間的互換任務。

林女士在網絡金融部門工作,主要的工作是負責手機銀行注冊及微信、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渠道綁定銀行卡等,每年都有任務指標,分攤到每一個月完成。林女士從事銀行業工作已經有十余年時間,從剛開始做櫃員需要營銷推廣的時候就已經到處找親戚朋友幫忙完成任務。這麼多年過去,能找的人基本“打擾”遍了,她也只能尋找其他的拓客方式。

近年來,她觀察到銀行同業喜歡用互助的方式完成各自的業務考核,在這當中有的同行喜歡同一任務指標的交換,有的則交換不同的任務指標,例如銀行人A幫助B申請一張信用卡,B為A也申請一張信用卡或者為A開立一個個人養老金賬戶。林女士逐漸地也開始使用這種互助方法,但她會更傾向於同一任務指標的交換,因為她對相關業務會更為了解。
1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17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