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北京: 北京要拿台灣和川普做成"大交易"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中國學者提出,川普今年若訪華並想達成“大交易” ,就要明確“美國支持中國和平統一” 。美國學者則堅持,華盛頓無需改變持續40多年的兩岸政策框架,北京應降低期待值,因為中美難達成“大交易”。


中國清華大學和中國人民外交學會共同主辦的年度國際安全論壇“世界和平論壇”,星期五(7月4日)舉行小組討論。

在中美關稅戰、地緣政治博弈加劇的大背景下,中美五位學者圍繞“川普2.0時代的中美關系”主題進行近兩小時的交流、交鋒。所觸及的課題廣泛,從較簡單的簽證,到最敏感的台灣問題。


美國前助理國務卿、斯坦福大學教授馮稼時(Thomas Fingar)、賓夕法尼亞大學美中關系未來項目負責人馬瑞欣教授(Neysun Mahboubi)和北京大學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主任賈慶國均認為,中美可從學生、記者簽證旅游免簽等較簡單的問題著手,重建信任及改善關系。

馮稼時還提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若能明確表態,中國不再向美國出口芬太尼前體,這能產生巨大政治影響,因為川普和他的支持者非常在意這個問題。

在中美之間最敏感的台灣問題上,蘭德公司中國研究中心首任主任白明(Jude Blanchette)和馬瑞欣兩位美國學者,與上海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吳心伯看法分歧。



中美學者7月4日在北京舉行的世界和平論壇小組討論會上,圍繞“川普2.0時代的中美關系”這一主題交流。(右起)賓夕法尼亞大學美中關系未來項目負責人馬瑞欣教授、上海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吳心伯、北京大學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主任賈慶國、斯坦福大學教授馮稼時和蘭德公司中國研究中心首任主任白明參與討論。主持人為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國際關系系教授韓召穎(左一)。 (中新社)


吳心伯先描述中美關系今年有三階段演變:第一階段從1月20日到5月10日,關鍵詞是斗爭;第二階段是從5月10日的日內瓦會談到8月,關鍵詞是會談;第三階段從8月底或9月份到今年底,關鍵詞是峰會。

按他觀察,中美過去幾周都在落實經貿會談承諾,“球真正滾起來了”,此時雙方國安團隊應重新對接,以便安排中美領導人峰會,因為時間不多了。他推斷,川普10月可能到韓國出席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屆時也或將訪華。


吳心伯提出,川普如果訪華想取得成果,就要做兩個表態。一是明確中國美國最重要的商業伙伴,而非最大戰略競爭者。二是明確表態“美國不支持台獨”,這雖是美國一以貫之的政策立場,但在川普第二任期,這句話在國務院網站涉台問題表態上被刪掉。

在這之上,吳心伯認為川普還要加一句,“美國支持中國的和平統一”,因為如果川普不想與北京因涉台問題開戰,那就要支持中國和平統一,和統對各方有利。吳心伯接著將川普對台問題表態,與中美“大交易”聯系起來。

他說:“川普是個聰明人,他知道如何為了美國國家利益而做成‘大交易’,他來到北京時會說正確的話。”

馬瑞欣回應說,中美領導人峰會相信能在采購、投資、出口許可等領域達成共識,但台灣問題難有明確共識。他呼吁北京調低期待值,因為他不認為中美能達成所謂“大交易”,兩國有太多不同且長期存在的問題,互不信任已“深入骨髓”。

白明也表示,他聽到有傳言稱,北京在推動川普表明“美國支持中國統一”,但他不支持川普這麼做。他說,美國對兩岸分歧的最終解決不持立場,只要該解決方式是和平的且為兩岸雙方所接受,這是美國多年來的一貫立場,而不是支持統一。
1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58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