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美眾議院施壓高校:停止與中國留基委的合作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時常炒作抹黑中國美國眾議院“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又對中國留學生“下黑手”。美聯社、香港《南華早報》7月10日報道稱,該委員會主席、密歇根州共和黨籍眾議員約翰·穆萊納爾(John Moolenaar)8日致信7所美國大學,要求他們重新審視甚至終止與中國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留基委)的合作。


據報道,“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是2023年1月美國國會眾議院專門成立的針對中國的特設委員會,成立至今炮制了諸多抹黑中國的“反華”議題。自接任該委員會主席以來,穆萊納爾一直以結束兩國的合作關系為優先事項。

在給達特茅斯學院、聖母大學、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加州大學爾灣分校、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田納西大學、天普大學七所美國高校的信中,穆萊納爾又搬出了老一套,煞有其事地污稱中國留基委表面上是提供留學獎學金的項目,實際上是在“利用美國機構”轉移美國技術,通過派遣中國學生赴美留學“支持中國軍事和科技發展”。


信中稱,這些大學與中國留基委的合作每年為達特茅斯學院帶來15名研究生,為天普大學招收60名研究生,聖母大學受益於此也吸引到40名研究生。一些學校與中國分擔了學生的學費,例如達特茅斯學院承擔了50%的學費,並向博士生提供津貼。

穆萊納爾還要求校方提供與中國留基委合作的合同細節、受資助學生的來源機構及畢業後去向、是否參與了美國政府資助的科研項目以及學校如何評估該合作與美國國家利益的關系等信息。

這名長期炒作“反華”議題的美國議員還刻意指出,中國留基委頒發的獎學金要求受資助學生在畢業後必須返回中國工作至少兩年,並在留學期間定期向中國政府報告進展,這一規定使其與其他國家的獎學金項目不同。

不過,《南華早報》指出,包括印度馬來西亞新加坡在內的許多國家都設有類似的獎學金,要求公派留學生畢業後回國服務,建設關鍵領,防止人才流失。


根據中國留基委此前公布的數據,2023年約有超過1萬名中國學生通過該計劃赴海外深造,除美國外,目的地還包括澳大利亞、加拿大、歐洲日本新西蘭等地。《南華早報》去年曾報道稱,中國留基委計劃2025年選拔240名優秀中國學生赴上述七所美國高校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涵蓋農業、工程、公共衛生、人文社會科學等多個領域,部分項目由中美雙方共同承擔費用。

對於穆萊納爾的施壓,一些高校選擇屈服。達特茅斯學院9日對美聯社回應稱,過去十年內該校參與該項目的學生人數不到10人,且已決定退出。聖母大學表示,今年早些時候已開始終止合作的程序。田納西大學也回復說,他們確實收到了這封信,正在審議委員會的要求。




美國眾議院“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主席、密歇根州共和黨籍眾議員約翰·穆萊納爾 《南華早報》

加州大學系統校長邁克爾·德雷克(Michael Drake)辦公室則用一份聲明暗暗表達不滿稱,他們遵守所有聯邦法律,並與政府合作保護敏感研究,但“與此同時,我們相信國際學生和全球學術合作對於科學進步、經濟增長和我們的教育使命至關重要”。

近幾個月來,中美在教育、科研領域的合作不斷遭到美國質疑。今年5月,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宣稱,美國將“積極”吊銷中國學生的簽證,包括“與中國政府有聯系或在關鍵領域學習”的學生。

根據美國國際教育協會(IIE)的最新數據,2023-24學年,在美中國留學生人數約27.7萬,較幾年前峰值的37.2萬有所下降。盡管中國仍是美國第二大國際學生來源國(僅次於印度),但大部分中國學生的學費由家庭承擔,而非來自政府資助。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46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2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