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埃及暴亂: 思路清奇!中國小伙去埃及學中文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我,1995年生於寧夏南部黃土高原,一個被聯合國糧食總署稱為“最不適合人類生存的地方之一”。


兩歲時,母親不顧全族人反對,連夜拖著一車牛羊幹糞,帶著簡單的行李和四個年幼的孩子,搬遷到北部的荒灘中尋找生計。

歷經二十多年,親眼見證了一片荒灘變綠洲的我,卻曾經叛逆得一塌糊塗:跑到埃及學中文,剛學半年就碰到政變;在埃及創業,還沒開張就賠個底朝天,欠了一屁股債,還陷入牢獄之災......


如今冥冥之中的一股力量,將我卷進了三毛筆下的黑白撒哈拉沙漠,我化身旅游策劃師,穿梭在埃及的大街小巷。

任由古埃及的金字塔、法老文化,印刻在筆下,流淌在鏡頭前。我一直游走在路上,不知倦怠,不知歸途。

兩歲前,我生活在寧夏南部的西海固,那裡常年幹旱,糧食靠天收。

父親早年長期在新疆工作,母親在家裡照顧四個小孩,我是最小的那個。在南部山區,人們的思想比較落後,婦女的地位也很低。

母親十六七歲就結了婚,家族裡人以為她好拿捏,經常無由來地打罵。母親一直逆來順受,直到我兩歲那年。

那是1997年,國家鼓勵人們自願從缺水的南部山區,搬到有黃河水穿過的北部平原。雖然可以引入黃河水灌溉農作物,但北部全都是一望無際的荒灘。

母親雖是老一代的婦女,但是她很好強,不甘於認命,希望走出大山。她認為有水就會有希望,就會有更好的出路。母親如同白楊樹般的執著、堅韌和好強,深深地影響著我。

在所有家人阻攔下,她一個人連夜找了部農用車,帶著四個孩子,和特意要的一車牛羊糞,幾天幾夜到達寧夏北部。


母親說,牛羊糞摻在沙子裡,可以讓貧瘠的土地變得肥沃。心中有希望,再苦再累也能用汗水澆灌出幸福之花。

那時候,政府提倡全民種樹。每年5月份,所有的人都種白楊樹,幾十年來一直如此。白楊樹抗旱,枝幹筆直,所有的丫枝連同葉子都一律向上。它們在滿是風沙的惡劣的環境下,茁壯成長。

如今,那片荒漠已成綠洲,有全國最好的葡萄園,還有特別好的葡萄酒。而白楊樹的堅韌不拔、挺立向上,一直在我的血液中流淌著。




(在埃及農村生活時,在經常放牛的麥田感受自由)

父親在新疆呆了5年左右。我5歲時,他回來待了一年,中間發生一起重大車禍,直接改變了家裡人的命運。

車禍中,母親被甩到公路上,昏迷了三個月醒過來卻失憶了,除了四個小孩,誰也不記得,什麼也不知道。

為了給母親治病,家裡欠了很多債。沒辦法,後來父母只好一起去新疆打工。舅舅當時在西安開物流公司,不忍心看到母親帶著車禍後遺症辛苦掙錢,就把公司的一個食堂承包給她。

於是,父母親去西安開餐廳,沒想到走對了路。餐廳的生意很紅火,後來他們還在蘭州和西寧開了分店。

經濟條件好了,每年寒暑假去父母那邊,母親會帶我參加各種英語培訓班,她覺得會說英語是件很了不起的事。而我也一直很喜歡英語,英語成績一直都不錯。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3456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80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