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外賣大戰硝煙再起,贏家你萬萬想不到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7月5日,一個看似平常的周末。但是這天見證了一個奇跡。


餓了麼和淘寶閃購聯合宣布訂單超過8000萬單。同一天,應戰的美團也公布戰績,即時零售日訂單達到1.2億單。

到了上周末,戰事繼續升級。7月12日,美團即時零售日訂單達1.5億單,再次突破歷史峰值。7月14日,淘寶閃購和餓了麼也宣布日訂單再次突破8000萬。


今年2月份以閃擊方式出現的京東秒送,好像成為了這場新外賣大戰的失意者,這次並沒有發布訂單量。不過,早在5月,京東就已經宣布日訂單超過2000萬單。按照這樣計算,7月5日中國的外賣一天就創造了2.5億單,每7個中國人就訂了一單外賣。

這場戰火,最早由京東高調挑起,以“百億補貼”低價搶占市場。這之後,京東的老對手阿裡高調跟進,宣布補貼500億。時隔多年,兩家電商老對手再次相遇,紛紛以流量造節思維沖單,外賣大戰儼然變成電商大戰。

而相比對手的激進攻勢,美團多少顯得有些被動。這兩個周末,其不得不下場跟進,但兩次就輕易創造出行業日單量紀錄。這也變相向市場表明——美團一直持克制和保守態度,但同時具備隨時沖擊峰值以應對競爭的能力。

虎嗅網有一篇文章問:十年過去了,為什麼外賣還在大戰?

外賣消費者樂不可支,紛紛發朋友圈說,外賣大戰不要停。冰箱裡滿滿當當的各種飲料,一天喝了幾杯奶茶,以及零元購的圖片和表情包滿天飛。

按說,平台勠力补贴大談Μ惋嵓g「緗擁サ絞秩恚絲痛蠖詈彀坎幌窘櫻皇且患檬侶穡靠善婀值氖牽庸俜降氖諧〖嘍焦芾砭鄭窖芯烤玫淖遙礁骼嗟墓倜階悅教澹摶徊輝嚼叢接切擬瑋紜J撬歉吒灰諫希壞悶矯窶習儺戰穸穌娓絲寺穡

經濟學者傅蔚岡在朋友圈裡發了一句俏皮話:年初不是是All in AI嗎?仔細一看,原來外賣(WAIMAI)裡有兩個AI。真辛辣。

01

在興高采烈的消費者、接單到手軟的商家、收入不斷增加的騎手背後,我們也需要看到外賣市場的反面。


網上流傳的一個視頻中,一個奶茶店的店員崩潰大哭,她找不到外賣員向她提出的訂單,因為實在太多了,現場滿地都是飛舞的訂單紙片。一個蜜雪冰城的前員工說,周六從早上一直到晚上根本沒停下過。還有一個參與外賣大戰的滬上阿姨的員工說,一天做了500杯奶茶。

2.2億的天量訂單,分配下來看似商家應該都水漲船高了,應該開心到飛起。但是很抱歉,並沒有。

這種補貼方式,看起來是平台出資請客,但它在分配上也存在公平性問題。新平台為了沖擊訂單高峰,不管是在資金補貼還是在運力分配上,往往都會傾斜給大型的品牌連鎖。可是,小商家玩不起,許多小商家幹脆關閉了平台通道,寧願短期損失外賣訂單。

澎湃的報道說,有外賣員一天賺了1700塊,比平時高兩三倍。“還是開心的”。但是,副作用是什麼呢?勞累不用說了,一天做滿12個小時是平常事。問題是,單子積壓太多,訂單無限拖長,長達兩個半到三個小時的訂單並不罕見。


有經驗的外賣小哥摸出門道,沒有補貼的時間裡,關閉接單,只等補貼時間到。雖然外賣平台有超時免罰和天氣補貼,但比較老成持重的小哥,已經看見危機:人正在烏泱烏泱地湧進來。有一天補貼取消了,這麼多騎手,單量肯定要攤薄了。

好像沒有人純高興。

不對,消費者不是純高興嗎?不過是認知錯位而已。

在當下高額補貼的前提下,幾乎所有的外賣訂單,都不是真剛需。哪個正經人一天喝三杯奶茶?不怕糖尿病嗎?動輒十幾二十塊錢補貼,今天吃頓好的。但這是常態嗎?是日常下單的正常狀況嗎?

或許,我們可以不管這些,先享受當下的免費午餐,不好嗎?中國老話說得好,只有錯買的,沒有錯賣的。補貼的核心是什麼?獲取客戶的資料,改變甚至扭曲用戶的心智。

補貼一時爽,然後呢?免費的總是最貴的。

虎嗅評論說,十年前的戰爭伴隨著一個新物種的誕生,公眾感覺自己是歷史的見證者。而今天,在服務已經極其成熟的背景下,補貼大戰在成熟的消費者眼中不再具有任何“創造性”:這就是巨頭之間為了爭奪利益而上演的、與我無關的商業斗爭。

可惜,不是與我無關,因為平台才不傻,所有今日付出的補貼,未來都要以某種形式的加價拿回來。否則,他們怎麼向股東,向投資者,向股市交代?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29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