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比躺平更绝望 中国年轻人兴起"鼠"文化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凌晨2时入睡,上午10时醒来,躺在床上刷手机到饭点。饭后睡个午觉,下午5时醒来划几下手机便到了晚餐时间,餐后接着刷视频、玩游戏到深夜……


这是安徽大学生尹浩(20岁)过去一年大多数时候的日常作息。他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坦承,自己是一名典型“老鼠人”,除了上课时间,宿舍里1.2米宽的床铺是他的“鼠窝”,而用遮光帘围起来的空间,便是他的“鼠鼠世界”。

过去几个月,低能量的“老鼠人”生活方式在中国迅速走红,成为继“佛系”“躺平”“摆烂”后又一个受到关注的丧文化现象。这一概念最早源自俄罗斯,通过短视频传入中国后,被用来描述蜷居出租屋、靠廉价外卖度日、作息日夜颠倒的低欲望青年。


中国经济下行、青年失业率高企、社会内卷加剧的背景下,“老鼠人”相关话题全网浏览量近20亿次;越来越多年轻人认同这一身份,并选择成为“老鼠人”。

尹浩2023年刚上大学时,原本是个标准好学生——上课从不缺勤、积极参加社团活动,还经常在图书馆一待就是一整天。



然而,随着步入社会的时间越来越近,来自小县城的尹浩愈发感到力不从心。“我在人群中不突出,也没有家庭托举,单靠自己的努力想要出人头地实在太难了。”


在室友影响下,尹浩的生活习惯逐渐向老鼠人靠近。他说:“最开始只是偶尔打打游戏,后来熬夜越来越频繁,慢慢就适应了这种‘鼠鼠’的节奏,再也回不去了。”

武汉上班族赵雨晴(化名,28岁)成为老鼠人,则是她深思熟虑后的主动选择。“反正生活也没什么期望,一眼望到头就是这样。与其出去闲逛,还不如窝在家里。”




赵雨晴工作日是教培公司职员,每到周末就做起“老鼠人”。她是否出门,取决于有没有垃圾要扔。“有垃圾要扔,我就顺便下楼买两天的菜;没有垃圾,我就点两天外卖,星期一上班时把两天的外卖盒一起带出门。”

宅在家里的两天,赵雨晴大多数时间用来看剧、打游戏和发呆。只有当58平方米的出租屋脏到“实在看不下去”时,她才会打扫卫生。

不过,就连这个简单的决定,她也要经过漫长的心理建设,“如果我是中午12点受不了地面太脏,大概要下午四五点才开始打扫。”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03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