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宗慶後遺產案新進展,這次國資大股東不忍了!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杭州上城區國資局為第一大股東,持有46%的股份。宗慶後家族持股29.4%,近2000名正式職工組成的職工持股會持股24.6%。


娃哈哈給予了員工和管理層超高額的分紅,增加了企業凝聚力。

有老員工表示,當時普通員工一人能買5000股-2萬股,定價1元/股。持股後,“一元錢能分八九毛”,即如果持股份額2萬,每年約有1.6萬的分紅。當時的一位領導,一口氣買了45萬股,一年光分紅就能拿36萬元。


就在娃哈哈全員享受企業分紅帶來的狂歡時,只有國資大股東缺席了這場財富盛宴。

當時為了支持娃哈哈企業的發展,國資大股東做了極大的讓利。

按照最早方案,杭州市上城區國資局持股51%,保留控股地位。但後來國資大股東轉讓了5%股權給職工持股會,放棄了控股股東的身份。

根據《經濟參考報》報道,這5%股權的轉讓款,國家一直沒有收取,而是暫放在娃哈哈集團,由娃哈哈集團支配使用,按照銀行基准利率下浮10%的費率支付資金使用費。

同時,國有股東的分紅款,也按借款的形式,借給娃哈哈集團使用,該分紅借款的利息,被用來獎勵給經營者和職工。

2008年至2022年末,娃哈哈集團因未與上城區政府簽訂優惠政策,娃哈哈集團幹脆賬面不進行利潤分配。

但有知情人士透露說,每年出具形式上的股東會決議,管理層和職工持股會的分紅以“資金往來”名義拿走,國有股東則不分紅。

在改制後,娃哈哈管理層和入股的職工每年分紅都不低於每股0.8元,如果按照此比例,身為第一大股東的上城文商旅(持有2.42億股)每年分紅應當為約2億元。

一位前高管痛心道:“國資股東如同捧著金飯碗要飯。”

盡管國有股仍占46%,但宗慶後通過個人持股+職工持股會聯盟 ,在股東會、董事會中掌握絕對話語權(宗馥莉接班後延續此結構)。


這種“國有資本參與、民營團隊經營”的模式,讓娃哈哈集團實質成為民營主導的企業。



被“體外帝國”掏空的

娃哈哈集團


深圳龍崗娃哈哈老廠區大門緊鎖,銹跡斑斑的鐵柵欄後,褪色的LOGO在空蕩車間裡形同虛設。而300公裡外的河源生產基地,18條飲料生產線24小時轟鳴,宗馥莉掌控的宏勝集團正以“沖刺年產10億瓶” 的速度狂奔。

同一品牌,兩個世界,一個是體內,一個是體外。

娃哈哈品牌依舊在,產品依舊熱銷,但利潤的主引擎,早已轉移到了宏勝集團。

這一體外帝國的構建,始於當年娃哈哈和達能合資破裂後,引發的”達娃之爭“。

1996年娃哈哈集團與達能成立合資公司,為擺脫大股東達能,宗慶後開始以個人和家屬以及職工持股公司的名義在合資公司之外逐漸設立了61家企業。這些企業的產品大多與合資公司相同或類似,仍舊使用娃哈哈商標(娃哈哈商標不屬於達娃合資公司),其中就包括2003年成立的宏勝。

達能發起多起訴訟,起訴娃哈哈,均以失敗告終。

如今的娃哈哈集團與當年達娃合資公司何其相似?

2007年,宗馥莉正式執掌宏勝飲料集團。公開信息顯示,2024年初,宏勝飲料集團在全國有19個生產基地,48家子公司,擁有104條現代化生產線,承擔了娃哈哈1/3產品的加工業務,連電商運營都歸它管。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40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3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