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為什麼牛肉5分熟甚至1分熟就能吃 雞肉豬肉不行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牛肉、雞肉、豬肉是日常食用較多的肉類,牛肉除了日常的燜、炒、火鍋,還有不少是牛排。雞肉、豬肉以前重要節日才吃一回,現在想吃就有,反映生活出現了翻天覆地變化。


細心的朋友發現,到西餐廳點牛排,做五分熟的牛排就能吃了,意味著牛排不是全部煮熟,但雞肉、豬肉半生不熟卻不能吃,必須煮熟才能入口。為什麼有這樣的不同?

牛肉在古代是嚴格管理的畜力,非病死、摔傷,不可隨意殺牛,牛排是近代中國被迫打開國門後,慢慢傳入和傳開的。發展到現在,有的人甚至可以吃一分熟的牛肉,難道不怕牛肉不幹淨嗎,不怕牛的寄生蟲嗎?有幾點原因:


1、牛吃草料,食物相對簡單,圈養的牛,為了能賣好價錢,商家對肉牛的照料比較上心,清潔也到位;牧場放養的牛,成長更為原生態,感染寄生蟲也少。

2、牛感染寄生蟲的種類少,主要有牛肺線蟲、牛肉絛蟲兩類,其他的寄生蟲如蠅蛆、螨蟲主要生活在牛的外皮,大腸杆菌、沙門氏菌是在牛腸、牛胃等消化道中,並不在牛肉中。

3、老外吃牛肉,注重口感的鮮嫩,也影響了喜歡西餐的國人。凡是未全熟的牛排滲出的紅色液體,是牛肌紅蛋白,支撐起了口感。當牛肉全熟後,口感變差。



但我們國內自養的牛,對衛生並不太關注,如果是牛肉是切片下鍋,或拌成牛肉餡,那麼大腸杆菌、沙門氏菌會和牛肉混在一起,生吃或半生不熟易導致感染,務必煮熟才安全。


牛肉常年價格較高,日常生活中我們吃雞肉、豬肉更多一些,每次豬肉的漲跌價,會影響很多食材的價格和大家的“菜籃子”。



雞和豬都是雜食類動物,除了表皮、鬃毛上附著的寄生蟲,很多病菌和蟲體鑽到肌肉、脂肪群裡。比如雞肉有雞蛔蟲、雞絛蟲、沙門氏菌等,豬肉有旋毛蟲、豬帶絛蟲、沙門氏菌、大腸杆菌等,它們進入人體,會寄生在眼、腦部、腸道、肝臓等部位,帶來健康威脅。


有實驗表明,要想讓雞肉、豬肉裡的病菌消滅,必須在不低於76度以上的溫度,連續烹煮5分鍾以上,所以是雞肉、豬肉不能生食的主要原因。

另外,由於雞肉、豬肉身上自帶一些腥味,生吃會讓人不舒服,胃部、腸道有應激反應,但煮熟食用就不存在了。

中國一些邊遠和少數民族地區,仍存在吃生雞肉、生豬肉的習俗,不是宰殺後立即入口,而是采用醃、熏等方式,風幹、曬幹,長期保存,食用時切成薄片。因為有了食鹽加入,以及肉質已經幹燥、蠟化,寄生蟲比較難存活。

所以,牛肉可以吃半熟的,雞肉、豬肉則要全熟才行。但醫生認為,無論是何種肉類,只要用於食材,因為無法知道前期處理是否合規、衛生是否足夠清潔、方法令人安心,加上當前多數有生食習慣的地區,出現多發、易發寄生蟲病的態勢,在“更安全”和“更好吃”之間,建議選擇“更安全”。所有入口的肉類,完全煮熟後再吃為好。

另外,隨著話題延伸開來,注意不要吃來路不明、未經檢疫的肉類,家裡的冰箱,生熟食品要隔開,生的肉類要盡快吃完,砧板、刀具要分開,定期消毒,防止被寄生蟲感染。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508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