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100個大廠人,拼湊出互聯網這六年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 2022阿裡巴巴第十八屆阿裡日,眾多員工家屬隨行到阿裡園區游玩。


100個聊天對象,約80%是基層員工,20%是中層。他們所處的崗位有運營崗、技術崗、職能崗,其中技術崗是最多的。

跟所有的人聊天,幾乎都會聊到兩個問題。一個是其他公司的情況,大家對外面的信息其實挺封閉的;再就是前幾年被裁員的人去幹嘛了,大家都知道在大廠不可能幹到退休,只不過是火還沒燒到腳跟前,想提前給自己留一條路。反映出來的也是一種焦慮。


不同年齡和崗位的人呈現出不同的面貌。剛工作一兩年的人,有一股子沖勁,想做事情;中層的壓力比較大,有家庭壓力,退又沒地方退。尤其是到了一定年齡的人,往往會一直反復地問,當初被畢業被裁員的人都去幹嘛了。

這個問題的答案,根據我的接觸,有的人是去做自媒體,但很難做起來。

有的人在望京開花店,幾個月後,因為經營不善關掉了。這幾年有一種氛圍,我不卷了,離職開奶茶店、書店、咖啡館、寵物店,做自己喜歡的事,但大部分好像經營的都不是特別理想,我估計是開店前忽略了經營過程中的很多隱性成本。

有一位原來某大廠的總監,今年年初已經把 BOSS直聘刷得快冒火星子了,滿世界找HR的聯系方式。他跟我說,工作怎麼這麼難找。

在AI業務的人心裡會踏實一些。他們相對有經驗,甚至有的已經做出東西來了,再跳大廠或行業的頭部公司,非常好跳。

根據我的觀察,在大廠工作的人,離職或者經歷裁員後,第一反應還是進大廠,退而求其次是去中廠。一個人在大廠待習慣了,會有一種依賴,那套標准化的流程和體系是潛移默化的東西,包括溝通的方式,你怎麼開會、怎麼提OA,包括班車、三餐、下午茶、交友活動等等,大廠還有自己的廁所文化,它定義了你的衣食住行。其實大廠就是所大學。

大廠開始復蘇了,中廠還在躺平

除了大家的狀態,我們也會聊各家大廠的業務和人事變動。


從公司體量劃分,聊天對象所處的公司以大廠為主,另外就是中廠和新一線大廠。

大家對大廠的概念比較熟,字節、美團等都屬於標准的大廠;我對中廠的定義比較簡單粗暴,提到某個領域,你能想到它是TOP2、TOP1,比如喜馬拉雅,被騰訊收購之前,它是音頻領域的 TOP1,但從市值、業務等方面,又沒辦法和大廠比,所以中廠就是某個領域的大廠。

新一線大廠最典型的就是小紅書。得物這樣的公司,我更願意把它定義為新一線大廠和領域內大廠的結合,在這麼多電商玩家已經非常飽和的情況下,它還能殺出一條血路,做得還不錯,用的人基本上也是大廠的人,風格也是大廠的風格。


還有一些AI領域的公司,比如DeepSeek,這種算未來的大廠。

從同類型公司的業務層面來看,有一個顯著特征。AI來臨之前,所有大廠都很低調,趴著、蟄伏的狀態;AI來臨之後,疊加環境慢慢寬松,大廠開始活躍起來。

比如戰略層面,AI成了共識,你看阿裡,把AI當成核心戰略;百度更不用說了,它可能要把命給革掉,才能在競爭中活下來。

比如開始有新業務,包括外賣行業,創始人開始走到台前,不管口水仗還是怎麼樣,都是一種形式,目的是要把業務做起來。



北京,外賣騎手在街頭忙碌,商家正在忙碌備餐。圖源:視覺中國

至於中廠,夾在中間不上不下,非常難受。還是舉例喜馬拉雅,作為還沒有上市公司的音頻領域的老大,最後被騰訊音樂收購了。中廠難受的點就在這,無論業務發展、人才儲備還是資金投入,都卷不過大廠,是最不好做的。
1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24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