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消費疲軟,中國冠軍行業還能挺多久?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有專家認為,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增長結構失衡,是因為政策傾向於支持出口企業,而非消費者。長期如此,那些所謂的冠軍行業未來的增長會變慢。


中國一家國有企業工作的張錦明(Zhang Jinming,音譯)每天下班後和周末晚上都會送餐三小時,以彌補他工資被削減24%的損失。他希望在街頭不會偶遇同事。

“在國企上班的同時做外賣騎手,不會被看作是一份體面工作。”張錦明說。他所在的房地產公司目前每月支付他4200元,而此前是5500元。


中國通過保持港口和工廠的運轉來支撐經濟增長,但實際需求的不足削弱了企業利潤,進而迫使公司削減工資,使像張錦明這樣的員工不得不兼職維生。

“別無選擇。”這位30歲的年輕人說。他每天下班後騎電動車送餐到晚上11點半,每晚賺取60到70元。“降薪給我帶來了巨大壓力,很多同事辭職了,我還接手了他們的工作。”

“雙速經濟”

中國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第二季度中國經濟同比增長5.2%,略低於第一季度的5.4%,使得上半年GDP增速達5.3%。在中美貿易暫緩摩擦、政府持續刺激政策推動下,中國經濟展現出韌性。然而,專家警告,下半年增長勢頭或將放緩,房地產危機、內需疲軟及產能過剩等結構性問題仍是主要風險。

包括汽車和電子等出口主導產業,以及由債務纏身的地方政府運營的公用事業公司在內,越來越多企業出現支付拖欠問題。

面對全球貿易緊張局勢,企業為爭奪外部需求展開激烈競爭,導致工業利潤受壓,即便出口量上升,出廠價格卻在下降。工人成為企業降本增效的主要犧牲者。

利潤和工資下降導致稅收減少,像張錦明所在的國企也面臨壓縮成本的壓力。在金融體系的某些角落,不良貸款激增,因為監管部門要求銀行增加放貸。

整體而言,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增長結構失衡,是因為政策傾向於支持出口企業,而非消費者。




專家說,消費不振,中國冠軍行業未來的增長會變慢

長期以來,經濟學家一直敦促北京將政策支持轉向國內導向的行業,如教育和醫療,或通過強化社會福利來促進家庭消費,否則下半年將面臨經濟放緩的風險。


研究中國市場的經濟學家曾林(Max J. Zenglein)將中國形容為“雙速經濟”,即工業強勁,消費疲弱,且兩者彼此關聯。

“部分經濟挑戰,如利潤率低和通縮壓力,主要由制造業和科技行業持續擴產所引發。”曾林表示。

他指出,中美貿易戰的影響“如今已經變成國內問題”。

收入不穩

弗蘭克(Frank Huang)是廣西崇左市的一位28歲教師。這個靠近越南邊境、債務累累的地區有超過200萬人口。他表示,學校已經兩三個月沒有發工資了,正在等政府撥款。

“只能忍著,不敢辭職。”弗蘭克說。他靠父母接濟來度日,因為5000元的工資總是遲遲不到帳。“如果我結了婚,還有房貸、車貸和孩子要養,那壓力簡直無法想象。”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34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