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中國銀行業績,為何出現罕見一幕?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淨息差與不良率罕見“倒掛”


在近日舉行的2024年股東大會上,招商銀行行長王良的一席話,讓銀行的一組經營數據成為關注焦點。

“今年一季度是一個重要的拐點。如果不良率和淨息差的水平出現‘倒掛’,就意味著銀行難以覆蓋信用成本、運營成本和資本成本,這將給銀行的可持續發展帶來巨大的挑戰。”王良說道。


這番話的背景在於,今年一季度多數上市銀行盈利表現低於預期,不少銀行的淨息差走低、不良率抬頭,二者甚至出現了罕見的“倒掛”。

從行業來看,金融監管總局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商業銀行淨息差進一步收窄至1.43%,較去年四季度末下降了9個基點(BP);同時不良貸款率上升了0.01個百分點,達到1.51%。這種“倒掛”,還是行業首次。

而隨著半年報成績披露期臨近,銀行的業績成色再次受到廣泛關注。銀行的可持續發展,挑戰究竟有多大?

首次“倒掛”背後

淨息差與不良率“倒掛”,究竟意味著什麼?

從定義上看,淨息差是銀行貸款利息收入和存款利息支出之間的差額,反映銀行的盈利能力;而不良率則是銀行不良貸款占總貸款的比例,反映銀行資產質量的風險程度。


尊彩黃金產業研究院院長吳龍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不良貸款率與淨息差的(計算)分母不同,一個是生息資產,一個是貸款總額,二者對比基礎不同;此外,不良率屬於存量概念,淨息差屬於流量概念,概念基礎也不一致。

“淨息差與不良率的內在關系本質是‌銀行收益與風險的動態平衡問題。盡管將淨息差與不良率直接比較絕對值不嚴謹,但淨息差與不良率的長期‘剪刀差’(如淨息差連續5年下降、不良率持續攀升)能反映銀行盈利能力與風險壓力的背離態勢。”吳龍說道。

也就是說,雖然二者不能直接用來比較,但二者的“倒掛”確實釋放出一定的經營壓力信號。


根據金融監管總局披露的數據,2025 年一季度,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城商行、民營銀行、農商行的淨息差分別為1.33%、1.56%、1.37%、3.95%、1.58%。不良率方面,國有大行和股份制銀行最低,分別為1.22%和1.23%,城商行和民營銀行的不良貸款率為1.79%和1.76%,農商行不良貸款率則達到2.86%。



2025年一季度,城商行與農商行的行業淨息差均低於不良率。

具體到已上市的銀行,出現“倒掛”情況的銀行比例超過四分之一。Wind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42家A股上市銀行中,共有11家淨息差數值低於不良率數值,出現“倒掛”情況,包括1家國有大行(交通銀行)、2家股份行(華夏銀行、民生銀行)和6家城商行(北京銀行、西安銀行、上海銀行、鄭州銀行、貴陽銀行、蘭州銀行)、2家農商行(紫金銀行、青農商行)。

安邦智庫(ANBOUND)研究中心研究員魏宏旭對中國新聞周刊進一步解讀,淨息差與不良率出現“倒掛”,意味著銀行的主要業務可能面臨一定的虧損壓力,或只能依靠中間業務或者投資業務“賺錢”彌補信貸業務的損失,這也意味著銀行經營壓力的增大。

以股份行中出現“倒掛”的華夏銀行為例,2025年一季報顯示,截至報告期末,該行不良貸款率為1.61%,比上年末上升0.01個百分點,淨息差僅為1.57%,較2024年末下滑0.02個百分點。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43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