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張海超開胸驗肺16年後:說起生活淚流不止...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開胸驗肺時的張海超

紅星新聞記者|李毅達


編輯|包程立 責編丨魏孔明

張海超想好好活著,為了閨女,為了老父母,也為了一直看著他的塵肺病友們。

這是他開胸驗肺之後的第16年,曾經那場決絕的“演出”早已經落幕,生活的泥沼一點一點把他包裹住,慢慢“吞下”。

作為一名塵肺病人,他很“幸運”,能認定工傷,有賠償和保險,做了肺移植手術,不用那麼擔心自己過兩年就會慢慢死掉。

但後面這些年,好運氣似乎在慢慢耗盡,他想盡辦法,想多掙些錢,買公交車、幹代駕、開早餐店,但總是因為種種原因而受挫,甚至至今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把外債還完。

今年44歲的張海超這幾年長了不少白頭發,在采訪中,說起“一地雞毛”的生活,說起“兜兜轉轉還是一場空”的現狀,他幾次崩潰,淚流不止。

但這些情緒被藏進了生活中,幾乎不會向別人傾訴。他不想讓那些視他為希望的塵肺病友們失望,他依然想好好活著。

(一)病情


“這些年花在治療上的錢,能買一套別墅”

張海超老家的院子裡有兩棵杏樹,種了20多年,已經結了滿滿果實,窗邊曬著幹了的杏核。樹蔭下有一間上世紀90年代修的白色房子,被隔成了一個臥室和一個客廳,張海超有時會睡在這裡。他的父母睡在另外一間磚房裡,那間房是1980年修的,比他還大一歲。

臥室對面,是一個土砌成的羊圈,矮小,面積也不大。打他記事起,裡面就住著父親養的羊和牛,如今,他父親年齡大了,還要照顧他偏癱的母親,就賣掉了羊。

他的父母至今還清晰地記得兒子開胸驗肺後回家時的情景,那年的夏天格外炎熱,沒錢住院的張海超被拉回家裡,胸部開了一個大口子,虛弱到說不出話。


但好在,他成功拿到了診斷書,獲得了工傷認定,接下來,是一筆不菲的賠償款,用這筆錢,他做了雙肺移植手術,到現在,已過去了近12年。

“這12年時間總體來說身體狀況還是可以的,最起碼沒有出現什麼大的並發症。”張海超的語氣很平靜,但這平靜之下,是塵肺病帶來的終身重壓與無休止的經濟消耗。

塵肺病與其他工傷不同,是永無終結的,隨時間推移病情會加重,即便做了肺移植手術,也需要終身服用抗排異藥物,一旦出現排異,後果幾乎是死亡。“不管拿了多少錢,結果可能都是人財兩空。”

藥物是維持生命的必需品。老家床頭的一個箱子裡,堆滿了張海超這些年吃光的藥盒子,壓癟了塞在一起,滿滿當當足有幾十斤。現在他一天吃兩頓,每次吃七八種藥,一天的藥錢要幾十塊。

而在之前情況最糟糕時,一天就要吃六頓,既要吃抗排藥,又要吃抗感染藥等等。

“這些年掙的錢差不多都在這裡了。”張海超細算過,“這些年花在治療上的錢,能買一套別墅。”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9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5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