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中美博弈: 黃仁勳的中美魅力外交:橋梁還是棋子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據《日經新聞》報道,NVIDIA 首席執行官黃仁勳(Jensen Huang)在中美緊張局勢加劇之際,悄然取代了特斯拉 CEO 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成為北京眼中最具潛力的“溝通橋梁”。在成功說服川普(川普)政府向中國發放 NVIDIA H20 AI 芯片出口許可證後,黃仁勳似乎鞏固了自己的政治影響力與商業地位。然而,他的游說雖帶來短期收益,卻也引發外界對其立場模糊和商業算計的質疑。


拜登政府出台“人工智能擴散規則”並禁止多數國家購買先進 GPU 後,黃仁勳曾激烈反對,並因H20芯片遭禁出口而被迫關閉產線。面對庫存積壓,黃仁勳轉而展開魅力攻勢,在訪華期間獲得川普政府的豁免許可。據《日經新聞》稱,他對中國 AI 潛力的稱贊、以及與華盛頓良好的溝通能力,使他獲得中方青睞。然而,其核心論點“讓中國繼續依賴美國硬件”,既迎合華盛頓安全擔憂,又顯得策略上過於功利。

AI掮客:黃仁勳的影響力是否可持續?


黃仁勳的游說策略被CNBC形容為“歷史性的一周”,成功促成H20芯片對華銷售的逆轉。他多次與川普會面,甚至在今年5月隨行出訪中東,促成與阿聯酋的大規模芯片交易。他不斷向政府兜售一個論調:出口限制只會促使中國自主研發,從而削弱美國在全球科技的主導地位。

這種論調與白宮影響力人物大衛·薩克斯(David Sacks)如出一轍,也因此促使一些限制被放松。然而,批評者指出,這種“軟遏制”方式雖短期有效,卻可能掩蓋了英偉達對利潤和市占的長期依賴,對國家安全和技術領先的戰略考量被相對邊緣化。

政策專家保羅·特裡奧洛(Paul Triolo)提醒道,雖然黃仁勳“相當巧妙地穿梭於中美之間”,但他對芯片限制政策的不滿是否真出於國家利益,還是主要為保住英偉達利潤,目前仍是爭議焦點。他指出:“這裡的政策目標多次變動,導致企業不斷進行代價高昂的設計重構。”

馬斯克已退場,庫克被邊緣,黃仁勳能獨領風騷多久?


在川普第二任期的政治舞台上,馬斯克因與總統決裂被排除在核心圈外,蘋果 CEO 蒂姆·庫克(Tim Cook)也因未能快速從中國轉移產能而受到抨擊。《日經新聞》援引專家觀點稱,黃仁勳如今在政治與商業層面都壓過這兩位昔日巨頭。然而,這樣的崛起是否只是“風頭一時”,仍有待觀察。

盡管英偉達計劃恢復H20芯片的對華銷售,但其生產線尚未重啟,而且庫存芯片的45億美元減記仍未完全消化。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董事Reva Goujon指出:“英偉達已經從政策目標變成了政策參與者,但誰也無法保證它會永遠處於這個位置。”


更值得警惕的是,美國正展開對整個半導體行業的調查,潛在的新一輪關稅將可能再次將英偉達推入政策風暴核心。而黃仁勳近年來在美國制造的投入雖有所提升,其大部分產能仍牢牢依賴台灣台積電,這對一家希望“左右逢源”的科技公司來說,無疑是一種風險。

正如蒂姆·庫克的經歷所揭示的那樣,在中美對峙的現實下,任何一家試圖在兩個超級大國之間周旋的科技企業,都必須面對不可避免的政治代價。黃仁勳或許當下風頭正盛,但長遠來看,他的“雙面魅力外交”能否持續奏效,仍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黃仁勳在中國扭秧歌(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5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