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中國疫情"基孔肯雅熱"是什麼?世衛專家警告…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白線斑蚊。(圖/記者蔡佩旻攝)

佛山近日出現基孔肯雅熱疫情,已出現2658例輕症確診,同時,世界衛生組織(WHO)昨(22)日也向全球提出示警,要格外注意防疫,防范大規模爆發,這也使外界擔憂“基孔肯雅熱”是會否出現全球規模的疫情,這疾病會出現何種症狀?同時,該如何讓民眾加強預警防范。




▲透過斑蚊傳播的“基孔肯亞熱”在廣東佛山造成疫情。(圖/CFP)


《新華社》報導,世界衛生組織蟲媒病毒小組負責人迪亞娜·阿爾瓦雷斯表示,目前已有119個國家和地區發現基孔肯雅病毒傳播情況,約550萬人面臨這種蚊媒病毒的風險,而且可能出現大范圍疫情,給衛生系統帶來壓力。

根據香港衛生署的專刊顯示,基孔肯雅熱是一種經雌性斑蚊叮咬後傳播的傳染病,曾在非洲、亞洲、歐洲、美洲及印度洋、太平洋群島等地廣泛流行。患者感染後通常出現高燒、劇烈關節痛。


該傳染病名“基孔肯雅”源自非洲馬孔德語,意指“因疼痛而彎腰的姿態”,患者感染後,其余常見症狀還包括肌肉痛、頭痛、惡心、疲倦與皮膚出疹,雖然,大部分病例屬自限性且可痊愈,但少數患者的關節痛可能持續數月甚至數年。

基孔肯雅熱潛伏期為2至12天,通常為3至8天,主要透過帶有病毒的雌性斑蚊傳播。當病媒蚊叮咬患者後,再叮咬他人便可能傳播病毒,以白天為主要叮咬時段,高峰集中於清晨與傍晚。

“基孔肯雅熱”治療方式以緩解症狀為主,包括退燒、止痛及補充水分等。值得注意的是,新生兒、年長者與慢性病患者較易出現重症或罕見並發症,例如眼、心臓與神經問題,感染後通常可獲得免疫力,不易再次感染。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22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