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中国疫情"基孔肯雅热"是什么?世卫专家警告…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白线斑蚊。(图/记者蔡佩旻摄)

佛山近日出现基孔肯雅热疫情,已出现2658例轻症确诊,同时,世界卫生组织(WHO)昨(22)日也向全球提出示警,要格外注意防疫,防范大规模爆发,这也使外界担忧“基孔肯雅热”是会否出现全球规模的疫情,这疾病会出现何种症状?同时,该如何让民众加强预警防范。




▲透过斑蚊传播的“基孔肯亚热”在广东佛山造成疫情。(图/CFP)


《新华社》报导,世界卫生组织虫媒病毒小组负责人迪亚娜·阿尔瓦雷斯表示,目前已有119个国家和地区发现基孔肯雅病毒传播情况,约550万人面临这种蚊媒病毒的风险,而且可能出现大范围疫情,给卫生系统带来压力。

根据香港卫生署的专刊显示,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经雌性斑蚊叮咬后传播的传染病,曾在非洲、亚洲、欧洲、美洲及印度洋、太平洋群岛等地广泛流行。患者感染后通常出现高烧、剧烈关节痛。


该传染病名“基孔肯雅”源自非洲马孔德语,意指“因疼痛而弯腰的姿态”,患者感染后,其余常见症状还包括肌肉痛、头痛、恶心、疲倦与皮肤出疹,虽然,大部分病例属自限性且可痊愈,但少数患者的关节痛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基孔肯雅热潜伏期为2至12天,通常为3至8天,主要透过带有病毒的雌性斑蚊传播。当病媒蚊叮咬患者后,再叮咬他人便可能传播病毒,以白天为主要叮咬时段,高峰集中于清晨与傍晚。

“基孔肯雅热”治疗方式以缓解症状为主,包括退烧、止痛及补充水分等。值得注意的是,新生儿、年长者与慢性病患者较易出现重症或罕见并发症,例如眼、心脏与神经问题,感染后通常可获得免疫力,不易再次感染。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14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5 秒